十八世紀到十九世中期, 斯德哥爾摩和「 船橋 」碼頭區(Skeppsbron)是瑞典的貿易中心。70%的出口商品都得經過斯德哥爾摩。貿易商透過歐洲進出口船運貿易賺大錢。。

(1725年Johan Mynde所繪的斯德哥爾摩,由斯德哥爾摩東邊的堡壘島Kastellholmen眺望市區。)

聚集此地的貿易商家和商船為許多斯德哥爾摩帶來了工作機會。這時期的斯德哥爾摩髒亂擁擠,乾淨的水相當稀罕。

這時期的斯德哥爾摩人平均壽命35歲,比住在鄉下的鄉親短命。在市區外圍,道路通常沒有鋪砌,而且容易引起火災的木屋一間間擠在一起。

斯德哥爾摩的面積沒有增大太多,不過市中心的外觀改變了。許多屋子外牆漆成黃色。新改建的皇宮1754年落成,1782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Gustav III)的歌劇院開幕。

(古斯塔夫三世歌劇院。1892年Anna Palm所繪。)

富裕的家族開始在當時市區即今日舊城(Gamla stan)的市郊包括南區(Södermalm)和北區(Norrmalm)興蓋所謂的郊區宅邸(Malmgård),作為夏日度假屋。郊區宅邸有花園、馬廄和馬車房等等設備。由於當初只設計作為夏日度假用途,因此當時並沒有防寒功能。斯德哥爾摩有38間這樣的郊區宅邸保存至今,大多位於今日的南區。

(1764年德國藝術家海克特(Jacob Philipp Hackert)所繪的 「派希郊區宅邸」。 派希(Johan Pasch)是瑞典宮廷畫家, 「派希郊區宅邸」 建於1757年,今日仍屹立於斯德哥爾摩的瓦薩區(Vasastan)。)

1747年派希和德國畫家謝菲爾(Johan Henrik Scheffel)合繪的「母雞圖」。

此畫為當時瑞典國王弗烈德一世(Fredrik I)的宰相泰辛(Carl Gustaf Tessin)所委託。當時法國風行以動物身體或動物的頭來畫人像。據說泰辛自比是圖中仰頭啼鳴的驕傲公雞,而他的宮廷仕女們就像是他的母雞。Jamie碰巧上個月到Gripsholm城堡一遊時,看到這幅掛在門框上方尺寸並不算大的畫作(如果沒仰頭看很容易就錯過)。當時心中真是五味雜陳。到底該以「純藝術」的觀點欣賞它,或是以平權的角度來看?有些人認為不應以當代的目光評斷古詩、古畫、歷史。但,所有的評斷,除了當代,還能有其他嗎?

*******

(「取締喝咖啡的違法行徑」。1799年Martin Heland依Pehr Nordkvist原作所製的版畫。)

1759年,45名紡織工匠從位於今日德國的亞琛(Aachen)被偷渡到斯德哥爾摩國王島(Kungsholmen)的紡織廠。瑞典經歷了1710年的瘟疫和其他危機,亟需紡織工匠的技能。但是紡織工匠當時有重要的經濟功能,因此按規定不得離開自己的國家。

十八世紀,瑞典從西歐招攬了數千名不同行業的工匠,紡織工匠是其一。這個時期的瑞典有著自給自足的概念,希望在農業和工業方面都能夠自立自強,不用仰賴他國。 這也是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之間盛行的「重商主義」經濟理論&政策。重商主義挾著民族主義,藉由搜刮資源並盡可能留下其國內經濟活動,使國家富足與強盛達到極致,包括工業及特別是有軍事用途的商品,使國家佔有優先地位,領先其他國。

當時瑞典官方譴責瑞典人民消費奢侈的進口舶來品。有些時候甚至禁止喝咖啡,而且只有某些特權人士有權利穿戴進口的絲質衣裳。 舉世聞名的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l von Linné)派遣學徒們遠赴世界各地考察和採集,帶回了菸草植物、絲蠶、咖啡樹和茶樹,希望能在瑞典培植。由於瑞典寒帶氣候,因此大多不可行,不過菸草種植倒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