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Image

böcker i norden

Jamie Chen (info [a t] jamie (dot) se)

Utför översättningar mellan svenska, engelska och traditionell kinesiska.
(賀版主獲頒瑞典作家基金會全年度工作獎助金!)

斯德哥爾摩今夏最夯景點Artipelag

[nyheter] news Posted on Fri, August 07, 2015 13:58:06

有機會到斯德哥爾摩一遊的話,千萬別錯過Artipelag!

Artipelag是新開張不久的藝術展覽館,位於斯德哥爾摩東方二十公里左右的Värmdö小島,展覽館包括周圍的森林面積相當於三十六個足球場,號稱瑞典最大的公立藝術展覽館。外環展覽館有森林海濱賞景步道。

Artipelag由瑞典建築師Johan Nyrén精心設計,以所在地的大自然與森林為出發點,讓展覽館與大自然合為一體。展覽館內的咖啡廳有一塊大石頭,大約兩億年前形成,一萬一千年前內陸冰河消退後,石頭有了圓潤的外觀,接著隨著地殼陸塊上升,這石頭在西元前三千年冒出地面。

在2015年的今天,這塊大石頭靜靜坐在展覽館的咖啡館裡,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們。

百年後,石頭仍兀自沉思,而當年的人們已不復在。

今年夏天,Artipelag有個精采的攝影展,主題Land Meets Water,展出從一八六零年至今的歐洲與美國以的自然照片。
攝影展特別請來曾任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首席攝影策展人的Peter Galassi構思設計。
室內的攝影展有美得揪心的山水瀑布,視線再往右移,落地窗外,陽光熱情,森林蔥蘢,不遠處,是藍得沁心的海。
剎那間,彷彿窗外的景致成了展覽的主題,而室內的照片,見證了自然的永恆。
這是以往看藝術展從外有過的震撼與感動。眼眶,是濕的。

走出實際展出,外牆上還有展外展,是館方特別邀請美籍攝影師Stuart Klipper在斯德哥爾摩外島拍攝的自然照片。
森林與海的對話。

環展覽館而建的濱海散步道。如果自家有船,可以直接開船到展覽館外。

展覽館屋頂的菜園。展覽館餐廳的沙拉就從這裡摘取。



該來的總是要來

[nyheter] news Posted on Fri, June 26, 2015 12:06:28

你是否也做這種事?

逛實體書店,左翻右看,挑選想買的書,接著拿出手機上網比價,或是拿出手機拍照,回家上網買書。

這種消費者行為無可厚非,畢竟,網路購書便宜多了。

相對的,實體書店成了網路書店的展場,真正獲益的,是免付實體店租的網路書店。

今年六月,位於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百年老字號賀登革倫書店 (Hedengrens)發出消息,表示書店面臨網路書店的低價競爭,營收逐年下滑,若情況再不改善,恐怕今年聖誕節前,就得吹熄燈號。瑞典愛書人每逢聖誕節前夕,逛實體書店買聖誕節禮物的老習慣,或許將成為歷史。在不久的將來,實體書店或許將成為歷史名詞。

有些人喜歡把書店當圖書館,大大方方在書店坐下來,看完一本又一本的書。回家後心想,今天又省了好多錢。

從作家的立場來看,算是白白被讀者消費。畢竟,如果讀者在(瑞典)圖書館借書,作家還有微薄的版稅可領。若讀者僅是在書店翻閱不買,作家的辛勞完全沒有得到任何回報。實體書店也是一大輸家,畢竟書店還得負擔店租、人事費用、水電等等雜項開銷。

哪一天,所有實體書店都關門倒閉,對消費者或許也是損失?

能夠在舒適的店面,瀏覽或許原本根本沒機會接觸到的書籍,體會觸摸紙張的紙感,比啃螢幕閱讀電子書感覺營養多了。

或許我就是這樣一個老派的人,仍偏好紙本書、紙本報紙。當然我也看電子報、電子書。不可諱言,電子書有其優點。

對了,瑞典電腦雜誌Computer Sweden下一期全部電子化,不再印刷實體報紙。

聽說,再過不久,就輪到瑞典大報向電子時代低頭,結束紙本報紙的時代。有人預言瑞典某大報撐不過十年。瑞典記者聽到只讀電子報的讀者說「早就不訂報,看電子報不用錢」說詞,總要氣呼呼表示:如果消費者只想享受免費的新聞,就別想奢求有內涵的報導。報社一再裁員,被大集團併購,只求生存。

另一派人認為,電子時代是趨勢,接受與否,都不能改變它存在且逐日壯大的事實。畢竟,現代人的一天始於瀏覽網路,終於瀏覽網路。

面對時代的改變與衝擊,總有人接受、有人反抗。

或許,再過五十年,紙本印刷將走入歷史。實體書店將走入歷史。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數位化的世紀。沒有紙筆。沒有印刷廠,沒有書櫃。孩子們不需要學習書寫。

在此起彼落的鍵盤聲中,想像絕種的書之重量與氣味。



瑞典林格倫文學大獎

[nyheter] news Posted on Sun, May 05, 2013 11:38:43

(2013年瑞典林格倫文學大獎得主阿根廷畫家Isol所繪的Numeralia,文Jorge Luján,瑞典五月出版)

就獎金數目而言,瑞典林格倫文學大獎乃是全球大二大文學大獎,僅次於諾貝爾文學獎。但是就林格倫文學大獎的國際知名度而言,瑞典文壇所持觀點不一。

對瑞典出版社而言,諾貝爾文學獎與奧古斯特文學獎(相當於布克獎)等於是作品暢銷保證。至於鎖定兒童與青少年文學的林格倫文學大獎,得獎人的作品在瑞典不一定跟著大賣。

瑞典國寶級童書作家林格倫2002年辭世,為了紀念她,瑞典政府同年設立了林格倫文學大獎,由納稅人贊助獎金五百萬克朗。林格倫文學大獎,今年堂堂邁入第十一年。這十一年來,這世界級的兒童青少年文學大獎得主來自世界各個角落,包括巴西、美國、英國、日本、委內瑞拉、澳洲(已有兩屆得主)、比利時、荷蘭和阿根廷等國。

問問國際出版人,到底林格倫文學大獎的知名度如何呢?

根據最新一期的瑞典書市雜誌報導,荷蘭得主七十歲童書作家Guus Kuijer的出版人Bärbel Dorweiler表示,從事童書這行的出版人、書商和圖書館員等等都對林格倫文學大獎多有了解。這項文學大獎掛了林德倫大名、常被拿來與諾貝爾文學獎相提並論,而且高達五百萬克朗的獎金,這些元素都讓人對林格倫文學獎另眼相看。

隨著主辦單位在今年三月於波隆那國際書展公布今年得主,同樣出席書展的瑞典出版界對於林德倫大獎的知名度則持不同看法。

瑞典第一大出版集團邦尼耶旗下的童書部門主編Eva Dahlin表示,例如2011年的得主Shaun Tan雖然澳洲知名的重要童書作家與插畫家,但是就澳洲出版界人士表示,Shaun Tan獲獎的消息並未在澳洲引起旋風般的大篇幅報導。(筆者有幸於2008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文學與翻譯國際會議上與Shaun Tan有過一面之緣,Shaun Tan靦腆友善又謙虛,令人印象深刻。)

2008年,同樣來自澳洲的Sonya Hartnett獲頒林德倫文學獎,出版她作品的企鵝出版社主編Laura Harris卻未聽過林格倫文學獎。

Laura Harris表示她當然知道林德倫這文壇巨人。今日世界的眼光慢慢聚焦在這文學大獎,除了遴選得主的委員會注重文學品質第一之外,獎金數目當然也是一大焦點。

林格倫文學大獎有助於提升兒童與青少年文學的國際地位,對於出版社而言,旗下的作家或插畫家獲獎,當然也是與有榮焉,不過得獎對於書籍銷售量是否有成正比的明顯效應,倒是不一定。

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委員會注重文學品質第一,並不在乎作家或插畫家是否已有國際知名度,因此所選出的得主經常並非主流的暢銷書作家或插畫家。不過有了這大獎加持,暢銷數字卻未能跟著正面成長,瑞典文化部負責林格倫文學獎頒發事宜的Helen Sigeland認為出版社也應該負起積極打書的責任,不能被動地等著得獎後書籍會自動狂銷大賣。出版界則認為委員會應該推選較有名氣的得主,對於銷量才能有正面效應。

包括今年的得主在內,至今林德倫文學大獎得主共計有五位男士、六位女士與兩個文學組織。林格倫的孫女也是委員會委員之一,代表林格倫家族投票。



瑞典女超人

[nyheter] news Posted on Sat, May 05, 2012 22:00:14



Jamie前陣子翻譯的瑞典犯罪小說《聽話》(Askungar)作者Kristina Ohlsson四月下旬又有新書出版囉!

這本Paradisoffer(直天堂受害者同樣是以Fredrika Bergman為主角的犯罪小說,是Fredrika Bergman系列第四集。不同的是,隨著Kristina Ohlsson在瑞典與國外的知名度持續上升,書籍銷售量也跟著倍數成長。

回顧歷史,2009年第一集《聽話》(Askungar)精裝版只客氣賣了八千本。2012年第四集Paradisoffer今年四月下旬才出版,短短不到一個月已狂銷近兩萬本,該書也獲得瑞典大報Dagens Nyheter書評家相當高的評價,直呼今年恐怕很難有其他犯罪小說能與Paradisoffer較量。更令人期待的是,跨國製片集團The Nice Entertainment Group已買下Kristina Ohlsson的Fredrika Bergman系列一至三集的影片版權,在不久的未來,就可以看到Fredrika Bergman在銀幕上大展身手囉。

根據最新一期瑞典書市雜誌SvB內線報導,隨著第四集出版,女超人Kristina Ohlsson也將辭去原本從事的國安工作,結束調查員與作家雙重身分,開始當全職作家,專心寫作。



冰島書市正火

[nyheter] news Posted on Sun, October 09, 2011 10:45:31


(圖片來源)

想要作家的親筆簽名書嗎?只要在購書網站上註明,購書網站即會派人前往作家住處按鈴,為訂書客戶取得作家親筆簽名。
前提是你住在冰島。

根據《瑞典書市雜誌(SvB)的冰島現象報導,冰島書市數據:
冰島人口:三十二萬
出版社:130家
每年出版書籍:1500本
其中外文翻譯書占:1/3
每年售出書籍:250萬冊
初版書平均印製量:2000本
書市大盤商:0,書商直接向出版社買書,沒有大盤商這回事。
冰島作家協會會員數:391
其中女作家占:
1/3
冰島作家協會會員其中有1/5的作家可以靠版稅為生
冰島標準版稅:23%
書稅: 7% (之前為25,5%)

或許從外界眼光看來,冰島書市是個小市場,但是平均算下來,冰島人每年購買八本書,相當驚人(台灣的數據是4,23本,平均每人每年購書金額1461元,不到國民所得的0,3%,2010年遠見雜誌報導)。

經濟危機徹底搖撼了冰島書商。冰島最大書商Eymundsson旗下有十五家連鎖書店,為Penninn集團所有。Penninn集團又為銀行所有。2008年Penninn集團提出重整要求獲准,在經濟危機中化險為夷脫困。今年再次獲准進行重整。2012年第一季集團將出售,結果可能是子公司分割成個體,Eymundsson可能會別立門戶成為獨立公司。自從經濟危機以來,Eymundsson已經關了兩家連鎖書店。最近冰島書商重整風繼續吹,兼賣書的百貨公司連鎖店Office 1也將進行重整。根據冰島書商公會統計,冰島書市由於經濟危機,售出書籍量減了4%。其他業界最慘的可能銳減90%。

經濟危機讓書商叫苦連天,冰島出版社倒是咬牙撐了過來,冰島文書出版量甚至提高。而且之前書籍送往丹麥、芬蘭或波蘭等地印刷,現在印刷業也回流,在冰島本地進行印刷工作。

1995年,冰島取消書籍公定價政策,讓書市自由競爭,百貨公司削價競爭,讓書商相當吃不消。
冰島書商公會理事長Kristján Jónasson表示這項改變有其必要,因為出版社必須售出更多書籍才行。不過他表示1995年政策改革時忘了一件事,那就是退書系統。冰島零售書商可以將滯銷的書免費全數退還給出版社。九零年代末期,退書率高達80%,目前降到25%左右。

他認為這對出版社而言仍是一大問題,而且是整個書市機制最弱的一個環節。
不過連鎖書商Eymundsson採購經理Bryndís Loftsdóttir反駁他的說法,她表示若書商沒有退書權,就無法冒險購入大量書籍。

自從1995年以來,由於百貨公司加入戰局且採低價競爭策略,冰島書籍銷售量翻了兩倍。不過百貨公司基本上只在聖誕節前大量銷售書籍。Kristján Jónasson認為這是個結構問題,不過各家書商對此深感慶幸。大家一致認為,百貨公司在深秋削價競爭也就夠了。

為了和百貨公司競爭,雷克亞維克的書店也是使出渾身解數應戰。包括加設咖啡館、兼賣旅遊書,而且打烊時間簡直和酒吧比晚。

經濟危機之後,冰島出版社寧可購入便宜好賣的外文書,也不想砸錢出版昂貴的冰島原文書,尤其童書書市更令人擔憂。

近十年來,冰島出版社才開始積極行銷冰島書外文版權。而且在130家出版社當中,只有冰島出版界龍頭、每年出版240本書的Forlagid出版社設有版權部門。根據版權部門統計,版權多售出至德國與北歐國家,不過近年來美國、埃及、中國、日本、韓國等也開始對冰島書有興趣。

成功不是偶然,冰島自2009年起提高對於德國出版社的出版贊助金,幫助推廣冰島文學。

現在冰島書界寄望於冰島書的出口。於下周三登場的法蘭克福書展(10.12 – 10.16),共有兩百本德文版的冰島書籍問世,冰島希望透過法蘭克福書展,讓世界看見冰島。


瑞典書市雜誌(SvB)記者Johanna Westllund冰島報導
陳靜芳翻譯整理



2011諾貝爾文學獎揭曉,魔咒終於解除

[nyheter] news Posted on Thu, October 06, 2011 15:45:58

2011年十月六日瑞典時間下午一點,瑞典學院常務秘書Peter Englund推開門向全世界守候的媒體宣布,今年瑞貝爾文學獎頒發給瑞典詩人Tomas Tranströmer (1931.04.15 – )。
頓時聚集在斯德哥爾摩舊城大廣場旁諾貝爾博物館所在地的證券交易所大樓(Börshuset)現場的記者們爆出如雷的掌聲。還有不少瑞典記者感動得頻頻拭淚。

瑞典文界對於瑞典學院今年的選擇紛紛豎起大拇指表示讚賞。
瑞典國營電視台文化組組長 Eva Beckman激動以顫抖的聲音表示,Tranströmer 得諾貝爾文學獎絕對沒話說。Eva Beckman原本以為瑞典學院或許會擔心外界質疑而不敢把文學獎頒給瑞典自家人 Tranströmer,因此她聽到 Tranströmer 得獎消息激動得落淚。

或許就像瑞典SvD報紙文化版主編Kaj Schueler所說:魔咒終於解除。Tranströmer得獎,算是破了兩項魔咒。一是詩人魔咒,二是北歐作家魔咒。上回詩人獲頒諾貝爾獎,已經是十四年前的事(WislawaSzymborska, 1996)。十四年可說創下諾貝爾文學獎詩人從缺最久的記錄。至於北歐魔咒,Kaj Schueler認為瑞典學院刻意避開北歐作家,是有跡可循。一九八六年起瑞典學院特別另外設立北歐文學獎,算是安慰獎。Tranströmer 得過瑞典學院的北歐文學獎,許多優秀的北歐作家也都得過。如今Tranströmer 獲頒諾貝爾文學獎,魔咒終於解除。

瑞典文學批評家 Ingrid Elam 也表示 Tranströmer 得獎是實至名歸,甚至是教人鬆了一口氣!她說她相信瑞典學院一直刻意不頒諾貝爾文學獎給瑞典人。上一回瑞典人得諾貝爾文學獎,已經是一九七四年的事(Eyvind Johnsson 與 Harry Martinsson 共同得獎。由於兩位得獎人「正好」都是遴選出諾貝爾文學獎桂冠的瑞典學院自家院士,院士們頒獎給自己,消息一公布後相當受到爭議。
)Ingrid Elam 表示她很難想像有哪個國家設立類似的獎項,卻刻意排拒將獎項頒給自家人。而且重點是她認為Tranströmer 得獎卻是實至名歸。若真要批評的話,只能說這個獎應該來得早一點。

話說文壇巨人Tranströmer 自從二十年前中風之後,難以言語。至今與外界的溝通都是透過其妻 Monica Tranströmer。上回在一場文學與翻譯國際會議上看到他們夫妻倆在會場外的公園長凳上享受午後陽光,我和瑞典一位瑞典插畫家前去和 Tranströmer 握手致意,謝謝他的詩,他微笑以對。Monica 也很客氣與我們寒暄閒聊。

今天大批記者們在一點趕到Tranströmer 夫婦家中做即時採訪。Monica 表示,多年大家說Tomas Tranströmer 會得諾貝爾文學獎,講久了,也就不當那麼一回事。今年也一樣,十一點半過後,他們夫婦倆心想今年應該沒有得獎,可以放下心開始準備吃午餐了。他們像其他瑞典退休老人一樣,開始猜著今年獎落何家。沒想到十二點五十六分,瑞典學院常務秘書打電話給Tomas Tranströmer,恭喜他得獎,並且讚揚他的詩作。Tomas Tranströmer 開心得頻頻說著mycket bra (太好了)。

瑞典記者Nils Schwartz 表示,歷年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六屆瑞典作家當中,就國際文壇影響程度而言,只有 Selma Lagerlöf
足以與Tomas Tranströmer 較量。Schwartz 也提到瑞典邦尼耶出版社今年春為了慶祝Tranströmer
八十大壽,特別出版了一部Tranströmer 詩與散文精選輯,相信這本書會是今年瑞典聖誕節的搶手貨。

Tomas Tranströmer 作品集:
* 17 dikter / 詩集,1954
* Hemligheter på vägen / 詩集, 1958
* Den halvfärdiga himlen / 詩集,1962
*
Klanger och spår / 詩集, 1966
* Mörkerseende
/ 詩集, 1970
* Stigar
/ 詩集, 1973
* Östersjöar / 詩集, 1974
* Sanningsbarriären / 詩集, 1978
* PS
/ 詩集, 1980
* Det vilda torget
/ 詩集, 1983
* För levande och döda
/ 詩集, 1989
* Minnena ser mig
/ 自傳, 1993
* Sorgegondolen
/ 詩集, 1996
* Fängelse
/ 詩集, 2001
* Air Mail. Brev 1964–1990
/ Tomas Tranströmer與Robert Bly書信集, 2001
* Den stora gåtan
/ 詩集, 2004

歷年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得主:
Selma Lagerlöf, 1909
Verner von Heidenstam, 1916
Erik Axel Karlfeldt, 1931
Pär Lagerkvist, 1951 (我的最愛)
Nelly Sachs, 1966 (猶太裔德國作家,1940年透過Selma Lagerlöf之助逃難到瑞典。1952年歸化瑞典籍。)
Eyvind Johnson與Harry Martinson, 1974
Tomas Tranströmer, 2011



瑞典偷書賊(十五)

[nyheter] news Posted on Fri, July 22, 2011 06:06:48

(1597年新世界–南美洲與北美洲地圖集)

2002年瑞典偷書賊安德斯從皇家圖書館竊走轉售的古書,如今現蹤紐約。

這也是安德斯竊走轉售的古書當中,至今唯一出現在市面的一本。

此書是1597年出版的地圖集Descriptionis
Ptolemaicae augmentum, sive Occidentis notitia brevi commentario,由Cornelis van Wytfliet繪製而成。

幾週前皇家圖書館員發現紐約古書收藏家Graham Arader擁有這本地圖集。經過雙方書信往來及圖片鑑定,確認Arader手上藏書確是皇家圖書館遭竊書籍。

偷書賊安德斯早在2002年就透過德國 Ketter Kunst 拍賣會售出這本地圖集,當時皇家圖書館還不曉得有內賊。之後地圖集數度易主,第一次拍賣價 48 000 英鎊 (60萬克朗),目前喊價已高達 275 000美元 (180萬克朗)。

雖然書總算找著是一大喜事,但是皇家圖書館取回這本書的機率並不大。

話說 Graham Arader 早在2003年五月就收購此書,而皇家圖書館發現安德斯竊書,已經是2004年秋的事。換句話說,當時Graham
Arader收購該書並不曉得買了贓書,因此交易完全合法。皇家圖書館不得要求收藏家無償交還此書。而皇家圖書館原本期望收藏家能秉持良心把書無條件免費送回,也是一廂情願的想法。Graham Arader可不願意白白損失 275 000 美元。

對於皇家圖書館至今仍不公開安德斯竊走古書詳細目錄,Graham Arader 也頗有微詞。他表示若皇家圖書館早早公布遭竊古書目錄,他就知道這本古地圖集是贓書。

皇家圖書館表示,2004年 館方發現古書遭竊報警處理,警方開始進行調查遭竊古書流向。館方為配合警方調查,不得對外公布遭竊古書明細。

皇家圖書館收編在瑞典教育部。教育部已接獲消息得知尋得此書,不過並不打算撥款給皇家圖書館購回此書。

皇家圖書館館長 Gunnar Sahlin 轉而希望民間大財主或基金會能捐款助館方購回此古地圖集。




瑞典人愛看書(四)

[nyheter] news Posted on Thu, February 24, 2011 06:02:56

邦尼耶出版社文學主編Jonas Axelsson對暢銷書排行榜抱持正面態度,不過他也知道各零售商的暢銷書排行榜書目大致雷同有其風險:

「最好的情況莫過於,各家書商有當地的暢銷書排行榜和推薦書籍,例如Pocketshop口袋書店的做法。否則排行榜會顯得單調乏味,可能造成暢銷書愈暢銷,而銷售量低的書籍銷量更低。」

《瑞典書市》雜誌Sara Djurberg認為,《今日新聞報》(DN)的書評家排行榜通常可與市面上銷售量排行榜相抗衡,不過Jonas Axelsson表示該排行榜對實際銷售量沒有太大影響。

儘管各大暢銷書排行榜上榜書籍的文類及出版社占有率顯得單調一致,不過至少男女作家比例算是相當接近。在四十大暢銷書排行榜書籍當中,女作家上榜127次,男作家則在133次。

文:Sara Djurberg

翻譯整理:陳靜芳



瑞典人愛看書(三)

[nyheter] news Posted on Wed, February 23, 2011 06:36:56

2004年和2005年瑞典人開始狂迷日本數獨,數獨也擠進四十大暢銷書排行榜。

2008年和2009年犯罪報導文學興起,包括描寫瑞典人淪落南美監獄的El Choco(註一)、報導義大利黑手黨黑幕的Gomorra(Roberto
Saviano著,該書被紐約時報列入2007年百大好書排行榜,註二)、揭露瑞典黑社會真面目的《瑞典黑幫》(Svenska maffia,註三)以及2010年上榜的《臥底》(Infiltratören)。

2009和2010年瑞典電視幾乎二十四小時都能收看到國內外烹飪節目,烹飪書同樣是狂賣的局面,這兩年最暢銷的非文學類精裝書,半數是烹飪書。


註一:El Choco報導瑞典人Jonas
Andersson因夾帶海洛因企圖闖關而被關進波利維亞最惡名昭彰監獄El penal de San Pedro的真實故事。由《瑞典日報》記者Markus Luttema著,Prisma出版。

註二:Gomorra由Bromberg出版,Roberto Saviano親自到瑞典打書,Bromberg行銷手把無人能比,在每場講座都大手筆送書打知名度,甚至瑞典學院也舉辦探討新聞自由的講座,主講人除了Roberto
Saviano還有魯西迪。為了魯西迪,瑞典特別出動國安警察大陣仗護駕。我忐忑不安坐在演講廳,心想魯西迪命大,不會是這一次吧。

註三:《瑞典黑幫》由前DN《每日新聞報》記者Lasse Wierup以及Matti
Larsson合著。2007年由諾斯德(Norstedts)出版。至今已狂賣三十多萬本。2010年兩人再次合作出了續集,這合是由兩人合組的出版社自家出版。作家自己開出版社,是近年來瑞典文壇新興現象。



瑞典人愛看書(二)

[nyheter] news Posted on Tue, February 22, 2011 06:58:34

歷年來中小型出版社只有零星幾本書上榜。而小出版社例如Ordupplaget、Bazar、Weyler、Sekwa和Kabusa則只有單本書進榜。新成立的獨立出版團體(De oberoende)在2010年共有兩本書上榜。

如果單就平裝版口袋書來看,過去幾年來邦尼耶出版集團有了新的競爭對手,口袋書出版社(Pocketförlaget)在2009和2010年都有七本書擠入四十大暢銷書排行榜。

而邦尼耶出版集團在各大暢銷書排行榜的比例逐漸拉高,最明顯可見於精裝文學書。2004年十大暢銷書排行榜,邦尼耶出版集團占了三席,海盜出版社則有五席。到了2007年,十大暢銷書邦尼耶出版集團搶下七席。去年亦是如此。相信這應該是該出版集團將旗下各大出版社合併在同一領導集團與行銷部門之下的結果。

就文學類別來分析,可明顯看出青少年與兒童文學很難打入四十大暢銷書排行榜。自2004年起,只有四位實力超強的作家上榜:英國作家JK Rowling的《哈利波特》、瑞典作家Martin Widmark(其暢銷偵探小說《拉斯與瑪雅偵探社》LasseMajas detektivbyrå專為年輕讀者而寫,該系列目前已出版十八本。該暢銷系列除了改編成電影,也推出電腦遊戲等周邊商品)、美國作家Stephenie Meyer(《暮光之城》系列)以及英國作家Michelle
Paver(魔幻小說《狼兄弟》系列)。

至於非文學書類別上榜比率則逐年減低,在四十本暢銷書當中,目前勉強只占1/5。從上榜書可看出近年來的潮流。2004年和2005年「真實故事」文類大賣,包括美國作家Dave
Pelzer《歹命囝仔》
A Child Called It自傳三部曲、瑞典犯罪小說女王Liza Marklund的《躲藏》(Gömda;該書據稱是真實故事,不過書中真實性遭人懷疑和美國三級片影星Traci Lords的自傳Underneath It All都榜上有名。




瑞典人愛看書(一)

[nyheter] news Posted on Mon, February 21, 2011 06:38:58

瑞典人閱讀口味愈來愈單調。外國書從暢銷書排行榜滑落,反觀瑞典犯罪小說則逐漸攀升、目前已占排行榜半數之多。而第一大出版社邦尼耶出版集團(Bonnier)所向無敵已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最新一期《瑞典書市》(SvB)報導,過去十年來,瑞典暢銷書排行榜愈來愈多,也愈形重要:現在書局會另闢暢銷書排行榜區,而出版社也會利用暢銷書排行榜的名次來行銷書籍。

同時不同的暢銷書排行榜也愈來愈單調一致。根據瑞典書市雜誌分析,(該雜誌自2004年開始刊登瑞典暢銷書排行),可以看出瑞典書和握國書類別的占有率,以及各家出版社在排行榜的占有率。

雜誌年度排行榜列出四十本該年度最暢銷書籍,所有類型的書籍都在排行榜上,這麼一來排行榜範圍相當廣泛。不過仍可看出一些趨勢。

其中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外國書有逐漸被擠出排行榜的傾向。2004年,四十本暢銷書當中有十八本是外國書。2007年滑落到只剩七本。到目前仍是如此。而這些外國書主要是英語系國家作者的作品。來自世界其他國家能打入瑞典暢銷書排行榜者不多,包括《追風箏的孩子》阿富汗作家胡賽尼(Khaled Hosseini;七年來六次上榜)、《刺蝟的優雅》(L’Elegance du Hérisson)法國作家芭貝里(Muriel
Barbery)以及北歐作家如挪威犯罪小說作家Jo Nesbø與丹麥作家Carsten Jensen。

反觀瑞典犯罪小說則有攀升趨勢。2004年的四十本暢銷書當中,瑞典犯罪小說有十四本。2010年已占半數之多。

這也反映在各家出版社的暢銷書占有率。過去七年來的四十大暢銷書籍排行榜,瑞典第一大出版社邦尼耶的暢銷書占有率在十五本至二十五本之間。專出犯罪小說的海盜出版社(Piratförlaget)幾位暢銷作家有同時滑落的現象:占有率從原本的九本到目前只剩四、五本。而諾斯德出版社(Norstedts)則在五本至八本之間。



瑞典人眼中的台北

[nyheter] news Posted on Tue, February 15, 2011 07:55:01

今天瑞典日報 SvD 刊登了該報駐中國特派員 Ola Wong 的台北觀察

文:Ola Wong

翻譯整理:陳靜芳

「有個男人騎著腳踏車前來,旁邊帶著一隻狗。狗狗身穿花紋圖案的衣裳,坐在一個裝有輪子的粉紅色塑膠桶,狗狗用前腳將桶子往前划。我在台灣愛狗的首都台北河畔自行車道與他們相遇。

狗主人停下來,向我解釋狗狗叫做吉利,她肢體殘障。由於一場車禍,她後半身行動不便。當時貼心的獸醫還幫吉利做了一把輪椅:在金屬框加裝輪子,上面放塑膠桶,就像一輛雙輪車,韁繩套在頸子上固定。吉利是約克夏梗犬,今天她是一隻活潑快樂的狗兒,可以跟在主人身邊跑,完全沒有問題。她需要大小便時,主人就幫她按壓腹部。

這麼一來會噴得到處都是,但是狗主人認為一切的辛苦很值得。給行動不變的寵物使用的這類輪車,歐洲和美國也有。在瑞典,如果狗兒本身行動不變,常見的做法是讓狗兒安樂死。(譯按:不久前有朋友選擇讓家裡的狗兒安樂死,我非常驚訝。主人的說法是,狗兒是好動兒,不聽使喚,會咬人,所以不得已只好讓年紀輕輕的狗兒提早上天堂。)

另一個更讓人佩服的例子是米格魯小獵犬Kurumi的故事。我在兩年前遇到這隻狗。她被摩托車撞到,之後不能走路,也無法控制後半身—搖尾巴是不可能的事。

起初獸醫認為乾脆讓Kurumi 安樂死。但是這時Kurumi以無辜的眼神望著女主人張太太。如果你見過Kurumi那核桃色大眼睛,你就明白為什麼張太太不忍心讓她走了。接下來她開始讓狗兒進行長期復健,透過中藥和針灸慢慢恢復健康。

張太太提前退休,每到了復健的時間,她得抱著二十公斤重的狗兒到醫院。不過辛苦總算有了代價。今天Kurumi可以自己奔跑。她能夠控制排便,不過小便就比較難。

張太太比其他人更能和狗兒溝通:她認為自己天賦異稟,是狗靈媒。台灣人遇到一些問題時,會求神問卜,找道教靈媒或算命仙指點迷津。隨著愈來愈多台灣人將寵物視為自己的孩子,因此也興起和寵物溝通的需求(台灣新生兒出生率相當低)。而且讓狗兒穿衣服已經是標準配備。

在台北的大型購物中心,可以看到狗主人將狗兒放在嬰兒車上推著走。但是不僅人把狗當人看,張太太表示,現在有個問題是,狗狗以為人是狗兒一族。她自己有時候會拿一把鏡子讓Kurumi照照,提醒Kurumi是狗兒。儘管如此,但是Kurumi仍然認為張太太的女兒是「全世界最漂亮的狗狗」。這隻米格魯小獵犬也喜歡穿衣服,不過她(透過張太太)表示,最近主人幫她買的洋裝實在是太緊身了啦。另一個問題是,狗狗住在小公寓開始得憂鬱症。張太太表示,曾經有狗兒從公寓陽台跳樓,想一求解脫。不過身材圓滾滾、生活無憂無慮的Kurumi倒是沒有這個問題。

當然有人或許會認為花這麼多錢和精力幫狗兒做復健太瘋狂也太扯了。不過我倒想看看,有誰能看著Kurumi的大眼睛,還能狠下心對她這麼說。」



逐夢。築夢。

[nyheter] news Posted on Mon, February 14, 2011 22:58:10

瑞典人口僅九百萬,有外國背景者高達19%。幾乎每五個瑞典人口當中,就有一個具有外國背景,其定義是:本身為外來移民,或者父母雙方為外來移民而自己於瑞典出生。

不過拿這項數據和瑞典公家機關具外國背景之工作人員的數據一比,有些差距。

根據瑞典中央統計局SBC的資料,瑞典政府幕僚工作人員當中,具外國背景身分者僅占9,8%。至於瑞典所有政府單位的工作人員,具外國背景身分者則占12,5 %。

瑞典現為聯合執政黨,共有二十四名(!)部長。每個部長底下有政務次官、政策顧問、公關秘書等人員。瑞典總理Fredrik Reinfeldt幕僚有九位工作人員,其中三位具外國背景。在二十四名部長當中,其中兩位部長具外國身分。分別是出生於非洲布隆迪、一九八一年(十二歲)移民瑞典的兩性平等部長Nyamko
Sabuni,以及父母來自芬蘭的社會部長Göran Hägglund。

在各個政黨的部長幕僚工作人員當中,具外國身分工作人員比例最高的是人民黨(FP)及溫和黨(M),比例最低的是基督民主黨(KD)。該政黨的三名部長之所有幕僚人員當中,唯獨一位具外國身分。中間黨(C)的數字也偏低,僅5,5%。擔任工商業部長的中間黨黨魁Maud
Olofsson承認這是個問題。她也推託表示,中間黨幕僚人才召募主要是從國會那邊開始徵人,由於國會工作人員具外國背景身分者偏低,因此才有有這樣的結果。非常牽強的說法。

族群融合部長Erik Ullenhag(F)身邊的政務次官Jasenko
Selimovic本身來自波士尼亞。一九九二年以難民身分進入瑞典。今天他是瑞典部長身邊的要員。他表示這政府幕僚具外國背景身分者比例偏低的確是個問題,不能找藉口敷衍了事。他表示幕僚工作人員的背景多元,具有實際與象徵意義。就他的情況而言,族群融合部雇請有外國背景身分者有實際意義,畢竟他們最了解融入瑞典社會的實際情形。就象徵意義而言,這能鼓勵來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只要有能力肯打拚,在瑞典也能開闢一片天。

在異鄉打拚的你,一起加油吧!

資料參考:瑞典日報SvD

2011.02.14



到挪威撥香蕉皮?

[nyheter] news Posted on Fri, February 11, 2011 22:38:11

瑞典一向給人高科技、高發展、社會福利佳、人民只要記得繳稅,從搖籃到墳墓一切大小事交給政府即可的印象。瑞典人口九百萬,外來移民一百萬,許多人離鄉背井到瑞典尋一個未來的夢。新聞經常報導來自如亞塞拜然或中東國家的難民,強遭瑞典政府遣送回國的悲慘命運。瑞典在六、七零年代,經濟紅不讓,許多鄰國芬蘭人民紛紛投向瑞典懷抱,男性大多進入工業界工作,女性則從事醫療工作。幾年前獲頒瑞典奧古斯特文學獎的Susanna
Alakoski,得獎小說Svinalängorna《豬圈》主題正是芬蘭移民到瑞典討生活的辛酸。瑞典小說Svinalängorna是Alakoski的初試啼聲之作,一炮打響知名度,不僅獲頒瑞典文學大獎,也引起國際知名的瑞典女演員Pernilla
August注意(August飾演過好萊塢經典名片《星際大戰》天行者路克之母,也是電影《霓虹心》的瑞典女主角)。August 將Svinalängorna一書改編成電影並親自執導演筒,以電影手法重新詮釋該書精神。該片不久前獲得瑞典影界金甲蟲獎(類似金馬獎)八項提名,August 不僅獲最佳導演以及最佳編劇獎項提名,也因主演《霓虹心》獲最佳女主角獎項提名。金甲蟲獎主持人甚至開August玩笑,話說金甲蟲獎座重達一點二公斤,要是她連拿八座,可能要雇請卡車來載呢。最後August獲得最佳導演大獎,該片飾演芬蘭媽媽的芬蘭演員Outi
Mäenpää則獲頒最佳女配角獎。Outi Mäenpää舉手投足都是戲,得獎實至名歸。飾演該片女主角的Noomi Rapace正是主演紅遍全球的拉森千禧三部曲之駭客莎蘭德。

說到為了未來而離鄉背景打拚的故事,近日瑞典國營電視台專門挖社會黑幕的Uppdrag
granskning節目報導了瑞典年輕人到左邊鄰國挪威打工的血汗史(?)。話說瑞典年輕人失業率高達25%,挪威則在令人眼紅的8-9%,全國失業率更在2,5%,套句瑞典記者的話:這兒簡直是天堂嘛。切,瑞典人真不知道他們怎麼辦到的。在瑞典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紛紛向錢看轉往挪威,去當咖啡館服務生或是當撥香蕉皮工作人員。往年前往挪威工作的瑞典人,大多從事工業或醫護行業,不過從2005年起瑞典失業率偏高,開始有一些年紀更輕尚未受過專科職業訓練的年輕人去挪威做一些挪威年輕人不肯做的行業,例如節目中的撥香蕉皮工作人員,一大早七點鐘就得上工。有些挪威人甚至不知道有撥香蕉皮這一行,還說:「瑞典人就是用來做這些行業的呀。」聽在瑞典人耳裡可真不是滋味呢。節目接著拿外移挪威的瑞典年輕人與夏天到瑞典當採莓工作人員的泰國人以及到瑞典當建築業工人的波蘭人做比較。瑞典已經出現過幾樁外籍工人來工作,結果未領到薪資的勞資糾紛,有些泰國人在瑞典忙了一個夏天,結果瑞典老闆跑了,他們甚至連回程機票的錢都沒有,情況非常悲慘。這和去挪威打工、順便獲取有趣的人生經歷的瑞典年輕人(他們在挪威被冠為「轟趴瑞典人」,意為下工後就狂歡),或許不能相提並論。而且瑞典地方工業近來為了節省生產成本,紛紛關閉瑞典工廠,轉往工資低廉的東歐國家、東南亞或大陸發展。例如瑞典近三百年老字號Rörstrand陶瓷業大老,成立於1726年,也于2005年關閉瑞典工廠,目前Rörstrand已由芬蘭知名玻璃陶瓷品牌Iittala收購,同樣被併入Iittala集團的還有瑞典精品玻璃品牌BodaNova以及瑞典知名陶瓷餐具品牌Höganäs。Iittala的生產已經轉往匈牙利和斯里蘭卡。瑞典人在消費瑞典品牌時,或許不曉得家裡的Rörstrand精品咖啡杯、穩重的Höganäs陶瓷茶杯和BodaNova水晶花瓶,原來是Made in Sri Lanka。大集團節省生產支出,成品售價卻未相對降低。付出代價的,不只是消費者,還有瑞典的下一代。



瑞典奧古斯特文學獎得主出爐

[nyheter] news Posted on Sat, November 27, 2010 09:09:44

瑞典作家Sigrid Combüchen被提名四次奧古斯特文學獎,今年總算得獎。

“Did you like me or did I just wear you out?” Sigrid Combüchen在得獎感謝演說上模仿了好萊塢演員Sandra Bullock獲頒奧斯卡獎的演說詞。

她在感謝演說上還模仿了瑞典記者Gert Fylking*大喊Äntligen! 給自己出了一口氣。她說第一次被提名非常興奮、第二次非常期待。到了第三次、第四次,還肯出席頒獎典禮,完全是給主辦單位面子。

*註:Gert Fylking是瑞典記者,他的Äntligen!可說在瑞典已成了經典。話說2000年他出席瑞典學院公布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記者會現場,在常務秘書Horace Engdahl宣布得主姓名之後,他立刻大喊著Äntligen! (總算得獎啦!)令Horace Engdahl大感不快。

奧古斯特文學獎得獎人著作會由一位讀者來介紹,並且提出獲獎理由。負責介紹Sigrid Combüchen這本得獎小說Spill. En damroman的是瑞典電台P1主持人Susanne Ljung。她提到英國有個文學獎項,頒給年度最爛性描述的小說。

「不過本書並沒有得到這個獎項……」她繼續頌讚本書:「翻開書頁,猶如打開一瓶法國香水,充滿了迷人魔力。」

一個瑞典作家收到讀者來信。讀者Hedda也是瑞典人,長居西班牙。她表示在作者某本書中的家族老照片,看到了自己。作者和讀者開始通信,從一封封信中,閱讀雙方書信往來的讀者開始看到了Hedda一生輪廓如何被偶然機遇與倉促決定定型。是巧合或命運決定了她的一生?

作者與Hedda老太太之間展開一場拉鋸戰。作者執著於往昔歲月,Hedda只在乎當下此刻。

命運,巧合,人生的選擇與後果。回首時,你,是否有遺憾?



瑞典出版社搶書大戰

[nyheter] news Posted on Fri, November 05, 2010 18:07:28


為了搶下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爾加斯.尤薩(Mario Vargas Llosa)的作品出版權,瑞典兩大老字號出版社邦尼爺 (Albert Bonniers förlag) 和諾斯德 (Norstedts) 算是正面槓上了。

瑞典出版社有個不成文的君子規定,基本上同一位外文作者的作品,會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甚至由同一位譯者翻譯。
不過並非絕對如此。今年的巴爾加斯.尤薩就是一例。

先說說作者的中文譯名。Mario Vargas Llosa,中國譯為略薩,臺灣譯為尤薩。其實 Mario Vargas Llosa 既不姓略薩,也不姓尤薩,而是姓巴爾加斯.尤薩。Vargas 巴爾加斯是父姓、Llosa尤薩是母姓。如同司馬為複姓,若去司而簡稱馬先生,那可就失禮囉。

再回到出版大戰現場。上個月瑞典學院宣布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 Mario Vargas Llosa 時,諾斯德出版社以為可以獨享今年諾獎得主帶起的銷售熱潮利潤,沒料到半路殺出程咬金。根據《瑞典書市雜誌》(Svensk bokhandel) 報導,自一九七八年起,Mario Vargas Llosa 的作品一向由諾斯德出版,迄今已有十五部瑞典文譯本問世。不過邦尼爺出版社在一九六六年及一九七五年出版了Mario Vargas Llosa 早期兩部作品,之後 Mario Vargas Llosa 就投向諾斯德出版社懷抱。

諾獎宣布之後,邦尼爺出版社文學主編 Jonas Axelsson 即和 Mario Vargas Llosa 的經紀人 Carmen Balcells 聯繫,詢問是否能續約重新出版這兩部舊作。Jonas Axelsson表示:「根據早年的規定,本出版社擁有翻譯版權。因此我們會去詢問,這也是很自然的事。而且其中一部作品《城市與狗》乃是 Vargas Llosa 的重要作品。」

諾斯德出版社在得知邦尼爺出版社的舉動之後,簡直快氣炸了,因為這會大大影響諾斯德原本的出版計畫以及銷售量。諾斯德出版社出版人 Eva Gedin 認為對手出版社的行徑充滿攻擊性且來意不善。她表示諾斯德出版社早在諾獎宣布之前,就有Vargas Llosa 舊作新譯的出版計畫,《城市與狗》就是其一。她甚至直言表示,邦尼爺此舉是純粹的貪財行徑,而且是背著諾斯德私底下進行。



瑞典大選

[nyheter] news Posted on Sun, September 12, 2010 07:54:27

九月十九日是瑞典四年一度的大選之日。有投票權的瑞典選民應該都已收到中央選委會寄出的投票通知單。

根據瑞典《本周財經》雜誌(Veckans
Affärer)報導,這次各政黨刻意選擇一些較小範圍的議題來鎖定特定選民,而避開一些攸關全體公民的大事,包括:

人口學發展:瑞典人口老化趨勢,未來更多老年人口將必須仰賴為數更少的青壯年人口扶養。
經濟政策:瑞典成長快速的公司太少,出口公司太
少。
創新政策:儘管投入大量資源於研究與發展領域,但是成立的新公司仍太少。
醫療體系:醫療系統如何應付未來人口的大量需求?

球化:成長快速的經濟體系愈來愈強勢,而瑞典愈來愈弱勢
就業市場:瑞典需要改變並調整就業市場以開創新工作。
成長力:近幾年來相當弱,必
須改善。

誠如媒體與通訊研究科學教授拉斯.諾德(Lars Nord)所言:
「假如有人以為政黨在競選期間會提出有決定性的未來
議題,而不是選一些容易得分的議題,這就如同以為八卦晚報的頭版會刊登當日最重要的新聞一樣天真。」

(在瑞典選舉期間,街頭會出現這樣的「競選宣傳小木屋」valstugor,民眾可前往和政黨代表做意見交流。)

(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競選宣傳小木屋,背景建築物是文化中心Kulturhuset)

市區四處可見競選人海報。左邊穿藍襯衫這位是近日以「擠奶說」搶版面的左派黨主席Lars Ohly。他建議新生兒的媽媽不妨預擠母奶冰進冰箱,如此一來無奶可施的爸爸們也能休育嬰假,在家充分扮演育兒角色,藉此鼓勵爸爸們多休嬰假。此一說引起媒體一番辯論。

各大政黨競選口號,四年的幸福諾言:
左派:團結在一起
社會民主黨: 我們不能等了
環保黨:未來在這裡
中央黨:全國成長
基督民主黨:更人性化的瑞典
人民黨:未來從教室開始
中庸黨:一起向前進(有人翻譯為溫和黨,不過個人以為這個政黨並不怎麼溫和,甚至有些善忘。這個成立超過百年的政黨,原名右黨或右派全國組織,經過百年之後,上回大選以新中庸黨的姿態重新登場,至於新舊之分為何,並未明述。這回更是擺明了和社會民主黨搶票,以新勞動黨的名稱亮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S. 在瑞典投票非常方便,甚至可提前投票。只要帶著投票通知單和身分證件,前往住家附近的圖書館,即可完成投票程序。這幾個星期,斯德哥爾摩市立圖書館門口
都掛有「可在此處提前投票」的水藍色旗幟。周末到圖書館,只見門口是大排長龍的投票民眾,可見瑞典人對於大選的重視。2006年大選投票率高達80%。這回是否能夠超越這個數字,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圖書館前插有Här kan du förtidsrösta「可在此處提前投票」的水藍色旗幟

身心障礙者可委託他人代為投票。住在偏遠地區交通不便者,可麻煩郵差代為投票。
住在國外的瑞典公民,可到瑞典駐外單位投票,也可選擇函寄投票的方式,只要向瑞典選委會或戶籍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申請選票資料,再將選票寄回瑞典即可。



侯孝賢影展在瑞典

[nyheter] news Posted on Sun, July 18, 2010 10:01:07



瑞典電影學院 (
Svenska Filminstitutet) 將於八月至十一月在斯德哥爾摩的 Cinemateket 舉辦侯孝賢影展。
影展期間將播映九部侯導經典之作,以及法國導演阿薩亞斯 (Olivier
Assayas) 的電視紀錄片:我們時代的電影—侯孝賢 Cinéma, de notre temps” HHH – Un portrait de Hou Hsiao-Hsien
。電影迷們別錯過囉!

侯孝賢影展影片:

童年往事(Tid att
leva, tid att dö)

戀戀風塵(Dust in
the Wind)

悲情城市(Sorgens stad)

好男好女(Goda män, goda kvinnor)

南國再見,南國(Goodbye South, Goodbye)

海上花(Flowers of Shanghai)

珈琲時光(Café Lumière)

最好的時光(Three Times)

千禧曼波(Millenium Mambo)

侯孝賢影展–斯德哥爾摩放映時間表

童年往事

10月11日

10月17日

晚上7:00

下午4:30

Biografen Victoria

Bio Victor

Götgatan 67

Filmhuset, Borgvägen 1

戀戀風塵

10月6日

10月13日

下午4:00

晚上8:15

Bio Mauritz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悲情城市

10月10日

10月16日

下午5:00

下午4:00

Bio Victor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戲夢人生

11月19日

11月27日

下午6:00

下午2:00

Bio Victor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海上花

9月28日

10月5日

下午6:00

下午6:15

Bio Victor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千禧曼波

11月17日

11月20日

晚上7:00

下午5:00

Bio Victor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咖啡時光

11月3日

11月7日

下午6:00

下午4:00

Bio Victor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最好的時光

11月9日

11月13日

下午6:15

下午4:00

Bio Victor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南國再見南國

10月26日

10月28日

晚上8:00

下午4:00

Bio Victor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好男好女

10月8日

10月30日

晚上7:00

下午6:00

Bio Victor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侯孝賢畫像

10月1日

10月9日

下午4:00

下午4:00

Bio Victor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曼克爾作家之屋落成 Henning Mankells författarhus

[nyheter] news Posted on Thu, June 17, 2010 12:50:40

(圖片來源)

享譽全球的瑞典犯罪小說天王曼克爾 (Henning Mankell) 於 2009 年春在老家赫利耶達省 (Härjedalen) 斯維格鎮(Sveg) 歐維貝村 (Överberg) 買下了一座農莊,改建成曼克爾作家之屋,捐給瑞典作家協會 (Författarförbundet) 及瑞典劇作家協會 (Dramatikerförbundet),提供一個讓作家、劇作家及譯者能專心創作的環境。

第一批獲得獎助金的文字工作者已於2009年夏入住,在曼克爾作家之屋,面對著悠悠的斯維格湖,在美麗的農莊,汲靈感之泉,灌溉文思之田。


2010年六月十日是曼克爾作家之屋正式落成之日,曼克爾親臨剪綵並發表演說。六月初曼克爾才因加薩救援船隊入獄以色列。當時他心想,或許這下子回不來斯維格鎮了。


(圖片來源)

「我二十出頭時是個窮作家,住在奧斯陸,當時身無分文,獲得瑞典作家協會 7500 克朗的資助。當時我就許下承諾,絕對不會忘記瑞典作家協會的這筆錢。」



北歐古文魯納文,我寫故我在?

[nyheter] news Posted on Tue, June 08, 2010 09:56:28

(圖片來源)

北歐古文魯納文字寫於魯納石上,記載的通常是遊記或是家族關係。

可是並非全然如此。根據一份最新的瑞典魯納石研究指出,有時候魯納文全無意義,只是胡扯罷了。

顯示自己會寫字,比寫下的東西是否具有意義來得重要。這是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北歐語文學院研究員馬可

.畢揚齊

(Marco Bianchi)的博士論文結論。

根據他的研究顯示,有些魯納文根本不具任何意義。

馬可

.畢揚齊指出:「我們以為魯納石最重要的可能就是語言,可是我的研究想證明的是,語言只是其中一部分。除了語言,魯納石上面的裝飾也很重要。」

他相信沒有內容的魯納文,這和當時從異教過渡到基督教有關。

「對基督教而言,書寫非常重要。能夠書寫是非常進步的,因此當時的人們寧可在石頭上寫些沒有意義的東西,而不願意留白。」

而且就工藝技術而言,刻著「沒有意義」魯納文的魯納石比刻有真正魯納文的魯納石來得粗糙。這顯示那些魯納石是由較無經驗的魯納石工匠所刻製。

不過沒有語言內涵的魯納文倒是相當罕見。

SvD報導



五四文藝節,獲「中國文藝獎章」

[nyheter] news Posted on Mon, May 10, 2010 13:40:05

賀!版主陳靜芳獲頒中國文藝協會(Chinese Writers & Artists’ Association)之「中國文藝獎章」!

—————————————————————————————————————————–

這回旋風般一星期內來回瑞典/臺灣兩地。

一星期的超濃縮的福爾摩沙故鄉人的滿滿的愛,詩般的美好 濃烈。


太魯閣汴風舞潤的感動,匆匆,深刻的,匆匆。

清晨五點的太平洋,一抹晨光,熱情得教人招架不住。

東方海岸上,是日出,是晚霞,是不斷換裝補妝的天空。



清晨五點的東方海岸

我是東方海岸上

白色沙灘裡的一粒小沙

偶爾躺在沙灘上 曬太陽 懶洋洋


爾躍進大海裡

搖滾 探索

東方啊 東方

是我的家

我的蔚藍海洋

東方啊 東方

太陽升起之處

是心的所在

是珍藏記憶的港灣


我是東方海岸上

白色沙灘的一粒小沙

擁著浩瀚的文學之洋

偶爾躺在沙灘上曬太陽 懶洋洋

偶爾躍進大海裡

搖滾 探索

把一切

盡收 珍藏

–記於 花蓮東海岸
五四文藝節 中國文藝協會

「中國文藝獎章」頒獎典禮
2010/05/04


——————————————————————————————————


2010年中國文藝獎章獲獎人名單:


榮譽文藝獎章獲獎人

小說獎:墨人 先生 (90歲)

美術獎:歐豪年 先生 (75歲)
音樂獎:林道生 先生 (76歲)
詩歌獎:綠蒂 先生 (68歲)

第五十一屆文藝獎章獲獎人

小說創作獎:鍾文音女士 (44歲)

詩歌創作獎:曹介直先生 (80歲)
      楊志中(辛牧) (67歲)
文學翻譯獎:歐茵西女士 (68歲)
美術創作獎(複合媒材):林兆藏先生 (52歲)
美術創作獎(油畫):顧何忠先生 (48歲)
美術創作獎(版畫):蔡義雄先生 (60歲)
美術創作獎(水墨):蔡德盛先生 (51歲)
美術創作獎(書法):簡銘山先生 (62歲)
美術創作獎(篆刻):謝慶興先生 (55歲)
美術教育獎:李麗雯女士 (54歲)
藝術攝影獎:吳紹同先生 (85歲)
音樂指揮獎:顧寶文先生 (40歲)
舞蹈編導獎:劉若瑀女士 (54歲)
舞蹈教學獎:薛英娜女士 (39歲)
影劇表演獎:陶傳正先生 (62歲)
國劇表演獎:黃宇琳女士 (32歲)
海外文藝獎(文學):簡宛女士(簡初惠)(美國) (70歲)
海外文藝獎(音樂):閻惠昌先生(新加坡) (56歲)
海外文藝獎(翻譯):陳靜芳女士(瑞典)






身為一名譯者 我是地理疆界的跨越者,也是兩部文本之間的移民
每一個腳步,都走得忐忑
總有那麼一絲的踟躕、再踟躕
每一部出版的拙譯,都是未完成的草稿
凝於不完美的 永恆框架中

/Jamie Chen

「中國文藝獎章」相關新聞
人間福報的報導

中央日報的報導



賀!《野性的呼喚》獲2009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nyheter] news Posted on Wed, March 31, 2010 18:44:02


賀!
由 《聯合報》、 《國語日報》和臺北市立圖書館主辦的2009年度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得獎名單已於日前揭曉。

Jamie翻譯的《野性的呼喚》獲評審青睞,幸運獲獎。

2008年翻譯的《屋頂上的小飛人》亦獲2008年度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肯定。(斯德哥爾摩國際圖書館Internationella biblioteket有收錄這本書,書名為Wudingshang de Xiaofeiren。)


連續兩年得獎,是對默默耕耘的譯者一大肯定。

開香檳慶祝中!

在此同時要感謝臺灣以及瑞典一直在關心與支持Jamie的好友們。
謝謝你們對Jamie的包容和愛。
走在翻譯的寂寞路途上,有你們,我不孤單。
謝謝你們。



揭曉囉!Augustpriset

[nyheter] news Posted on Wed, November 25, 2009 09:22:31

2009.11.23

堪稱瑞典最夯文學獎項的奧古斯特文學獎(Augustpriset)得獎名單已於23日公布。
文學類得主毫不意外是
Steve Sem-Sandberg 的小說《羅茲的窮人》(De fattiga i Łódź)。本書已售出十八國版權。



隔天瑞典SvD報藝文版主編|Stefan Eklund忍不住發了點牢騷。不過他切入的角度非常聰明,也可說非常老套:性別差異。自從一九八九年
奧古斯特文學獎成立以來,計有十五位男作家與六位女作家(28%)分別獲獎,比例可謂相當懸殊。接著Stefan Eklund順便把矛頭指向瑞典學院,奧古斯特文學獎跟著諾貝爾文學獎男女不平等的腳步走,教人尷尬,他如是說。

十一月十二日在Rönnells
書店舉行的De Nios Stora
Pris 頒獎典禮(見本文末)上,
SvD 文學編輯 Kaj Schueler 與 Steve Sem-Sandberg展開一場對話。由Kaj Schueler 來主持這場對話可謂貼切,他是猶太人,祖父母於1942年從柏林逃難來到瑞典。(他在Flykten från Berlin 1942 書中描述了這段家族歷史。

Steve Sem-Sandberg 在座談會上聊到寫作這本書的難處在於,他不能對書中人物表達情緒化的憐憫,而必須以客觀的角度書寫,才順利完成了這本長達七百頁的拼湊與重整、史實與虛構交織的長篇小說。接著他念了書中一段章節。
前方斜對角,白髮朱顏的女士拿起手巾,輕拭眼角。
是我的想像嗎?還是你的?


—————————————————

2009.10.21

2009年瑞典奧古斯特文學獎(Augustpriset)入圍名單已於日前由瑞典出版人協會(Svenska
Förläggareföreningen)
公布。

相較於往年處理自傳式書寫或婚姻關係的入圍作品,今年的小說觸角延伸到瑞典境外二十世紀的歐洲版圖,探討的主題包括貧民窟、 猶太集中營以及被驅逐的希臘人等等。得獎呼聲最高的前SvD報記者Steve Sem-Sandberg在入圍小說《羅茲的窮人》(De fattiga i Łódź)中描繪波蘭猶太人在羅茲貧民窟遭到的迫害 。這部小說於九月出版,已在歐美獲得廣獲好評,也是上星期法蘭克福書展的搶手書之一。已售出德國與美國翻譯版權。

同樣入圍的Per Agne Erkelius在《加利西亞飯店》(Hotel Galicja)書中也不約而同處理了猶太迫害的主題。Aris
Fioretos
的作品《最後的希臘人》(Den siste greken)則描述在Smyrna斯密爾納古城(今名İzmir)被驅逐出境的希臘人命運。

除了小說作品之外,也有兩位詩人的作品上榜,分別是Ann Jäderlund的《人日日以淨水淋身有何用》(Vad hjälper det en människa om hon häller rent vatten över sig i
alla sina dagar
)以及Johannes Anyuru的《霍爾中的城鎮》(Städerna inuti Hall)。


雖然在六位入圍作家當中,詩人占了兩席,不過按往年得獎作品大多為小說的事實看來,這算是向讀者交代的成分居多吧。Johannes Anyuru倒是樂觀表示,希望今年能由詩人勝出,或許能為奧古斯特獎增添些許文學重量。

奧古斯特文學獎得獎作品將於11.23宣布。

Steve Sem-Sandberg 小檔案:
生於1958年,瑞典小說家、評論家,居於斯德哥爾摩、維也納、布拉格。2009年獲瑞典De Nios Stora
Pris
重量級文學獎殊榮肯定,該獎項設立於1916年,獎金高達25萬克朗。



How far can love take you?

[nyheter] news Posted on Fri, November 06, 2009 07:26:18

斯德哥爾摩電影節 (Stockholms filmfestival)看瑞典臺灣跨國合作的電影「霓虹心」!

去年夏天得知瑞典演員Pernilla August將前往臺灣拍片,就非常期待「霓虹心」Miss Kicki (瑞典原名「霓虹夢」Drömmar i neon)這部電影。盼到初冬寒峭的十一月天,電影總算要在瑞典上映囉。

Pernilla August曾是瑞典導演柏格曼(Ingmar Bergman)的御用演員,在瑞典地位崇高,挑片相當嚴格。這回願意點頭參與拍攝這部瑞典臺灣跨國合作的「霓虹心」,想必對劇本相當滿意。

「霓虹心」是挪威臺灣混血兒導演劉漢威(Håkan Liu)的首部長片創作,獲得瑞典Rookiefilm電影輔助金專案八百萬克朗的資金贊助。影片描述瑞典女子Kicki(Pernilla August飾)越洋到臺灣見網友張先生(曾志偉飾),過程中與原本關係生疏的兒子Viktor(Ludwig Palmell飾)重新認識彼此的故事。

一場異地之旅,也是心的擦撞與成長旅程。

1975年出生的導演劉漢威戴方框眼鏡,很有書卷氣。在挪威Kirkenes出生,長於臺灣。父親是臺灣人,母親是挪威人。畢業於瑞典哥特堡電影學院。2007年的短片創作Lucky Blue贏得瑞典短片大獎,甚至也獲瑞典版奧斯卡的「金龜電影獎」(Guldbaggen)提名。

斯德哥爾摩電影節將於十一月21、23、24日放映這部令人期待的瑞典臺灣跨國合作電影。

斯德哥爾摩電影節

中文官網

導演劉漢威(Håkan Liu)簡介

導演和臺灣觀眾博感情



柏格曼「芬妮與亞歷山大」全球首演在挪威Fanny och Alexander på norska

[nyheter] news Posted on Fri, September 04, 2009 11:59:14

(挪威劇場版「芬妮與亞歷山大」劇照。老實說瑞典版的Alexander較帥哦)

對於一個怕鬼的人,看電影「芬妮與亞歷山大」有時是對心臟負荷的極限挑戰。

披著聖袍的惡魔在小男孩耳邊冷颼颼撂狠話,可怕呀。

今年十一月,挪威國家戲劇院將呈現劇場版的「芬妮與亞歷山大」,大銀幕裡的紙片人惡魔和小男孩,將一躍跳上有形有體的劇院舞台,一決高下。

根據瑞典記者Lars Ring的報導,戲劇表演在鄰國首都奧斯陸可謂蓬勃興盛,畢竟人家一個奧斯陸就有兩個國家劇院呢,分別是歷史悠久的國家戲劇院(Nationaltheatret),以及推廣新挪威文(nynorsk)戲劇表演的挪威戲劇院(Det norske teatret)。今秋這兩家劇院的劇目相當引人注目,也都排了幾部瑞典作家的作品上演。

奧斯陸國家戲劇院在0827-0920隆重舉辦當代戲劇節(Samtidsfestivalen),節目單上的Valerie Jean Solanas skal bli president i Amerika乃是改編自瑞典作家Sara Stridsberg於2007年奪得北歐理事會文學獎(Nordiska rådets litteraturpris)的小說《夢學院》(Drömfakulteten

劇場版「芬妮與亞歷山大」將於2009.11.07於奧斯陸國家戲劇院推出國際首演。原本斯德哥爾摩的皇家戲劇院(Dramaten)也計畫在今秋推出該劇,不過演出時間已無限期延長。挪威國家戲劇院的秋季劇目以契可夫(Anton Chekhov/Tjechov)的《海鷗》(The Seagull)作結,該劇由瑞典劇場導演Sofia Jupither執導。

在挪威戲劇院方面,今秋第一齣表演是由瑞典流行樂團主唱Ola Salo主演的Jesus Christ Superstar,緊接著上演史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生平最後一部劇作《鄉間大路》(Stora landsvägen)。



Sorry, Henning Mankell!

[nyheter] news Posted on Mon, August 31, 2009 18:53:13

上一篇才剛提到曼老,孰料…

根據最新一期的瑞典書市雜誌SvB報導,瑞典和北歐犯罪小說作家已在英國打出知名度。至少從今年夏天在英格蘭Yorkshire郡的Harrogate鎮舉辦的犯罪小說節(Theakston’s Old Peculier Crime Writing Festival)看來,確是如此。

在犯罪小說節一場名為Five
Go Postal的公開批鬥會,六位英國作家包括Simon Brett、Andrew Taylor、N J Ellroy、Ann Cleeves、Christopher
Brookmyre和Laura Wilson輪流點名自己最看厭惡的犯罪小說作家、犯罪小說情節、犯罪小說等等。Laura Wilson也是《衛報》(The
Guardian
)的文學評論家。

剛開始大家還算客氣。不過當主席Simon Brett問到大家最厭惡的犯罪小說作家時,現場一片鴉雀無聲,接著N J
Ellroy忽然強調表示,他厭惡瑞典犯罪小說作家Henning Mankell。「他寫的東西像木頭一樣硬梆梆的。」是啊、是啊的同意聲此起彼落。

接著Laura Wilson更是不客氣地表示,她厭惡全球當紅的瑞典犯罪小說作家Stieg Larsson。「他到底在寫些什麼?我實在不懂。」

Oj, oj, oj, 瑞典的兩大外銷名產就這麼被英國仔退貨了。



第一屆歐盟文學獎European Union Prize for Literature

[nyheter] news Posted on Thu, August 27, 2009 06:35:00

(斯德哥爾摩Kulturhuset, 2009.08.24;左至右:作家Gabriella Håkansson、瑞典EU部長Cecilia Malmström、作家Helena Henschen、犯罪小說作家Jan Arnald、瑞典作家協會Magnus Jacobsson)


第一屆歐盟文學獎得主已於2009.07.16公布。頒獎典禮將於2009.09.28在比利時Bryssel 的Flagey Theatre舉行。

歐盟文學獎算是非常特別的文學獎。計畫在三年之中(2009-2011),從三十四個歐洲國家當中,每年選出11-12位得獎人,共計34位得獎者。獎金為5000 歐元。

瑞典排在2009年獲獎的十二國名單上,得獎人是以I skuggan av ett brott 在瑞典竄紅、近七十高齡的「新」作家Helena Henschen。

今年瑞典不僅是歐盟輪值主席國,第一屆「歐盟文學獎大使」(Ambassador of the European Union Prize for Literature)也由瑞典人包辦。有資格扮演文學獎大使究竟是誰呢,就是鼎鼎大名的瑞典犯罪小說作家Henning Mankell先生。改天真該好好寫篇文章,介紹他筆下的Kurt Wallander警探。(最近瑞典出現一則拿Wallander和Stieg Larsson筆下的Salander大做文章的搞笑廣告,這兩人的姓名的確非常相近不是嗎?)


回到正題。8月24日,瑞典作家協會、瑞典出版人協會、瑞典書商協會、Bromberg出版社以及斯德哥爾摩文化之屋聯合舉辦了一場名為
「歐洲新文學存在嗎?」

Finns det en ny litteratur i Europa?的座談會,除了宣布歐盟文學獎瑞典得主,也讓瑞典讀者有機會進一步認識Helena Henschen以及獲獎小說I skuggan av ett brott

順帶一提的是,Helena Henschen的出版社老闆Dorothea Bromberg都親自出席了。她是精力旺盛且企圖心強的出版人,在哥特堡國際書展上,她可以捲起袖子、撩起褲管,站在桌子上大聲叫賣書籍,她的衝勁幹勁可不是一般低調內向的瑞典出版人比得上的哦。這當然和她的移民背景不無關係。

名為「歐洲新文學存在嗎?」的座談會,標題很吸引人,整個對話內容卻幾乎僅繞著Helena Henschen的書打轉。在場兩位較年輕的作家Gabriella Håkansson和Jan Arnald輪流稱讚Helena Henschen,感覺有些尷尬啦。Jan Arnald是很意思的作家,以筆名Arne Dahl發表犯罪小說,以Jan Arnald本名發表文學小說,非常顯性的人格分裂。負責開場的Magnus Jacobsson開玩笑說,在場雖然只看到四位來賓,但事實上有五位,因為Jan Arnald另有分身隨行!另一方面,靠犯罪小說謀生,似乎亦成了瑞典文學作家生存的必要手段。

Helena Henschen的I skuggan av ett brott算是瑞典最近風行的「自傳體家務事」文類又一表現。可歸於此文類的作品例如女兒寫已逝父親的Åsa Linderborg的Mig äger ingenNobody owns me)、Nils Claesson的兒子寫已逝父親的《藍莓機》(Blåbärsmaskinen)、翻老情人劈腿舊帳的Maja Lundgren的《蚊子與老虎》(Myggor och Tigrar)。我特別喜歡Nils Claesson的《藍莓機》。寫的是他的父親–已故的知名作家Stig Claesson。光是書皮就很有意思,帶點兒子的復仇意味。擺的是一張毫無作家神采、正在玩紙牌的Stig Claesson。和Stig Claesson平時刻意營造的文人形象有天壤之別。

(Blåbärsmaskinen)

(FOTO: Lennart Nygren)

Nils Claesson近距離觀察父親,那是一個極為隱私的角度,旁人不輕易發現的另一個面貌的Stig Claesson。酗酒、不負責任、自私、自大。透過文字(原本該屬於父親的專屬武器),兒子找到了自己的聲音,以瘖啞的歌聲在輕柔吟唱著亡父的不是。

再回到Helena Henschen的書。一九三二年三月七日,斯德哥爾摩發生了一樁慘案,共有三人喪命,包括瑞典國會議員Hjalmar von Sydow以及家中兩名女僕。隔日,Hjalmar von Sydow之子Fredrik及其妻Sophie也相繼死亡。非常不可思議的命案,結果發現是Fredrik先殺害父親及女僕們,接著結束了自己及妻子性命。Helena Henschen的母親是Fredrik之妹,命案發生時,她才十五歲。這本書是Helena Henschen在64歲之齡初試啼聲之作。她在座談會上表示,寫作這本家族悲傷歷史之前,曾在家族中召開會議算是徵求眾人同意,並向家族申請寫作補助金,想不到真的獲得三萬克朗的補助金。(von Sydow在瑞典乃是知名度相當高的貴族家族。)

Helena Henschen特別強調一點,沉默並不是絕對的,沉默會引起更多的想像。這也是她想寫出這段悲傷的家族過往的初衷,捕捉記憶,形之以文字,賦予輪廓,鎖於書頁。
有趣的是,一直到座談會終了,依然不聞「歐洲新文學存在嗎?」這主題。終於有觀眾舉手發問。這時Gabriella Håkansson非常誠實地表示,當初就對此標題表示質疑。誰能說自己懂歐洲文學呢?比方說,最喜歡的立陶宛作家或羅馬尼亞作家是誰?相信沒有多少瑞典人說得出來。

一場初秋的文學座談會,就順著這自我解構的小徑轉了個彎結束。

/Jamie, 2009 08 24

———————————————————————————————————

今年獲獎的十二個歐洲國家、小說及作家:

奧地利:Die Süße des Lebens (The Sweetness Of Life), Paulus Hochgatterer
克羅埃西亞:Djevojčica od leda i druge bajke (
Ice Girl and other Fairy-tales), Mila Pavicevic
法國:Les Adolescents Troglodytes (The Cave Teenagers), Emmanuelle Pagano
匈牙利:Communist Monte Cristo (Communist Monte Cristo), Szécsi Noémi
愛爾蘭:Longshore Drift, Karen Gillece
義大利
Orizzonte Mobile (Movable Horizon), Daniele Del Giudice
立陶宛:Kvėpavimas į marmurą (Breathing into Marble), Laura Sintija Černiauskaitė
挪威:Innsirkling (Encirclement), Carl Frode Tiller
波蘭:Lód (
Ice), Jacek Dukaj
葡萄牙:Os Meus Sentimentos, Dulce Maria Cardos
斯洛伐尼亞:Stalo sa prvého septembra (alebo inokedy) (It happened On September The First (Or Whenever)), Pavol Rankov
瑞典:
I skuggan av ett brott (The Shadow of A Crime), Helena Henschen



全世界最長的書桌världens längsta bokbord

[nyheter] news Posted on Tue, August 18, 2009 22:33:59

斯德哥爾摩一年一度的

「全世界最長書桌」曬書活動,在今年邁入第19個年頭。八月十六號星期日,五百張書桌在斯城觀光客雲集的皇后路上一字排開,吸引了大批書迷前往捧場。

(英文書用瑞典文標示,不懂瑞典文的人只好猜一猜囉。)

(曬書曬的是新書、舊書、精裝書、童年收藏的超人漫畫書、連CD都有賣。)

(未雨綢繆。)

(瑞典奶爸帶著寶貝出門和麻吉哈啦。是瑞典常見的街景。)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順便幫我的香蕉愛牌打個廣告。)

(這書桌真的很長,南起Strömgatan街、北至Barnhusgatan街。)

(逛到天色都暗了。果真是名不虛傳的全世界最長書桌啊!)



《麥田捕手》何時出了續集?Räddaren i nöden, del 2?

[nyheter] news Posted on Thu, July 23, 2009 18:47:44

(圖片來源)

《麥田捕手》(Catcher in the Rye)是美國作家沙林傑(J D
Salinger)於一九五一年發表的小說。由十六歲的主人翁Holden
Caulfield以第一人稱敘述整篇故事。該書早期的評價極為兩極化,在1961-1982年期間,是美國高中和圖書館最為禁止傳閱的書
籍,Holden Caulfield
也成了青少年叛逆文化的代表人物。但是八零年代卻有許多高中使用這本書做為教科書。到了2005年,《時代》雜誌將本書列為1923-2005年間最佳百
大英文小說之一。據說全世界至今已售出六千五百萬本《麥田捕手》,每年並有二十五萬本的穩定銷售量,它在全球讀者心中的經典地位自是不言而喻。

瑞典作家(也是出版人)Fredrik Colting 以 J D California(連名字縮寫都和沙氏相同)為筆名,於2009年發表了初試啼聲之作60 Years Later: Coming Through the Rye,該書號稱是《麥田捕手》出版一甲子後的續集。

在《麥田捕手》書中,十六歲的Holden Caulfield從寄宿學校偷跑;經過一甲子的歲月遞嬗,到了60 Years Later: Coming Through the Rye,十六歲的Holden Caulfield變成了七十六歲的老翁Mr. C,這回從老人安養院偷跑,繼續在紐約街頭晃蕩,尋找生命的意義。


年九十高齡的沙林傑在得知這本書問世之後,雇請律師告Fredrik
Colting剽竊侵權。Colting宣稱自己的作品乃是對於沙林傑及其書中人物的戲擬/襲仿(parody)或文學批評,但是美國聯邦律師
Deborah A
Batts認為Colting的作品不論在內容或風格方面大多取自原書,已超過Colting指稱的用意,因此初判沙林傑勝訴。Fredrik
Colting 的律師 Edward Rosenthal表示會繼續上訴。

該書原本訂於2009年九月在美國出版,目前出版計畫無限期延後。



斯德哥爾摩 「綺麗台灣」展

[nyheter] news Posted on Sun, July 12, 2009 18:11:14

(Jamie寫書法)

媒體報導:
聯合新聞網
中時電子報
【中央社╱柏林1日專電】 2009.07.02 07:28 am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海格公園,日前舉辦台灣法藍瓷和照片展,現場同時有旅居瑞典的名翻譯家陳靜芳解說書法藝術,結果吸引300位左右的民眾參觀。

行政院新聞局駐瑞典官員表示,台灣自然人文攝影展「綺麗台灣」以及法藍瓷展,從6月27日起到今天為止,在斯德哥爾摩海格公園(Haga Park)的蝴蝶館展出。

出身台灣的名翻譯家陳靜芳,同時在現場解說書法藝術,並用毛筆為民眾書寫中文姓名。

海格公園是斯德哥爾摩最著名的公園,園區內有海灣和森林,原本就遊人如織,台灣法藍瓷和照片展在5天的展期內,共吸引了300位左右的民眾參觀。

(照片:新聞局提供)

斯德哥爾摩台灣展後記
文 / Jamie
這幾天斯德哥爾摩的天氣只能用兩個字形容–酷暑。
展覽前一天,工作人員在斯德哥爾摩蝴蝶園(Fjärilshuset)天然暖氣免費大放送的暖房裡布置展場到下午七點,戶外依然豔陽高照。大夥兒還差點上演了一段Jackie Chang飛車衝破大門的動作片。為所有工作人員留下日後回憶的最美插曲。

從展覽當天開始,大夥兒頂著戶外三十幾度的高溫,忙著招呼前來相挺的臺灣人以及特地來看展覽的瑞典人。有故鄉人貼心帶著清涼消暑的綠豆湯來探班,教人感動。也有瑞典酷妹知道現場有寫書法活動,打算在背上刺中文版的Veni,
vidi, vici,也就這麼來到了展場。

謝謝新聞局用心籌劃了此次展覽,讓更多瑞典人對臺灣的自然和人文之美留下了繽紛美好的印象。
謝謝大方提供旗袍的Y。
也謝謝在臺灣的摯友Y特以航空包裹寄來文房四寶及特別採購的夏日旗袍。

今天,指間仍有洗不去的墨痕,手背上是艷陽盛情留下的墨跡。
炎炎夏日,美好注記。

Jamie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