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Image

böcker i norden

Jamie Chen (info [a t] jamie (dot) se)

Utför översättningar mellan svenska, engelska och traditionell kinesiska.
(賀版主獲頒瑞典作家基金會全年度工作獎助金!)

瑞典人愛看書(四)

[nyheter] news Posted on Thu, February 24, 2011 06:02:56

邦尼耶出版社文學主編Jonas Axelsson對暢銷書排行榜抱持正面態度,不過他也知道各零售商的暢銷書排行榜書目大致雷同有其風險:

「最好的情況莫過於,各家書商有當地的暢銷書排行榜和推薦書籍,例如Pocketshop口袋書店的做法。否則排行榜會顯得單調乏味,可能造成暢銷書愈暢銷,而銷售量低的書籍銷量更低。」

《瑞典書市》雜誌Sara Djurberg認為,《今日新聞報》(DN)的書評家排行榜通常可與市面上銷售量排行榜相抗衡,不過Jonas Axelsson表示該排行榜對實際銷售量沒有太大影響。

儘管各大暢銷書排行榜上榜書籍的文類及出版社占有率顯得單調一致,不過至少男女作家比例算是相當接近。在四十大暢銷書排行榜書籍當中,女作家上榜127次,男作家則在133次。

文:Sara Djurberg

翻譯整理:陳靜芳



瑞典人愛看書(三)

[nyheter] news Posted on Wed, February 23, 2011 06:36:56

2004年和2005年瑞典人開始狂迷日本數獨,數獨也擠進四十大暢銷書排行榜。

2008年和2009年犯罪報導文學興起,包括描寫瑞典人淪落南美監獄的El Choco(註一)、報導義大利黑手黨黑幕的Gomorra(Roberto
Saviano著,該書被紐約時報列入2007年百大好書排行榜,註二)、揭露瑞典黑社會真面目的《瑞典黑幫》(Svenska maffia,註三)以及2010年上榜的《臥底》(Infiltratören)。

2009和2010年瑞典電視幾乎二十四小時都能收看到國內外烹飪節目,烹飪書同樣是狂賣的局面,這兩年最暢銷的非文學類精裝書,半數是烹飪書。


註一:El Choco報導瑞典人Jonas
Andersson因夾帶海洛因企圖闖關而被關進波利維亞最惡名昭彰監獄El penal de San Pedro的真實故事。由《瑞典日報》記者Markus Luttema著,Prisma出版。

註二:Gomorra由Bromberg出版,Roberto Saviano親自到瑞典打書,Bromberg行銷手把無人能比,在每場講座都大手筆送書打知名度,甚至瑞典學院也舉辦探討新聞自由的講座,主講人除了Roberto
Saviano還有魯西迪。為了魯西迪,瑞典特別出動國安警察大陣仗護駕。我忐忑不安坐在演講廳,心想魯西迪命大,不會是這一次吧。

註三:《瑞典黑幫》由前DN《每日新聞報》記者Lasse Wierup以及Matti
Larsson合著。2007年由諾斯德(Norstedts)出版。至今已狂賣三十多萬本。2010年兩人再次合作出了續集,這合是由兩人合組的出版社自家出版。作家自己開出版社,是近年來瑞典文壇新興現象。



瑞典人愛看書(二)

[nyheter] news Posted on Tue, February 22, 2011 06:58:34

歷年來中小型出版社只有零星幾本書上榜。而小出版社例如Ordupplaget、Bazar、Weyler、Sekwa和Kabusa則只有單本書進榜。新成立的獨立出版團體(De oberoende)在2010年共有兩本書上榜。

如果單就平裝版口袋書來看,過去幾年來邦尼耶出版集團有了新的競爭對手,口袋書出版社(Pocketförlaget)在2009和2010年都有七本書擠入四十大暢銷書排行榜。

而邦尼耶出版集團在各大暢銷書排行榜的比例逐漸拉高,最明顯可見於精裝文學書。2004年十大暢銷書排行榜,邦尼耶出版集團占了三席,海盜出版社則有五席。到了2007年,十大暢銷書邦尼耶出版集團搶下七席。去年亦是如此。相信這應該是該出版集團將旗下各大出版社合併在同一領導集團與行銷部門之下的結果。

就文學類別來分析,可明顯看出青少年與兒童文學很難打入四十大暢銷書排行榜。自2004年起,只有四位實力超強的作家上榜:英國作家JK Rowling的《哈利波特》、瑞典作家Martin Widmark(其暢銷偵探小說《拉斯與瑪雅偵探社》LasseMajas detektivbyrå專為年輕讀者而寫,該系列目前已出版十八本。該暢銷系列除了改編成電影,也推出電腦遊戲等周邊商品)、美國作家Stephenie Meyer(《暮光之城》系列)以及英國作家Michelle
Paver(魔幻小說《狼兄弟》系列)。

至於非文學書類別上榜比率則逐年減低,在四十本暢銷書當中,目前勉強只占1/5。從上榜書可看出近年來的潮流。2004年和2005年「真實故事」文類大賣,包括美國作家Dave
Pelzer《歹命囝仔》
A Child Called It自傳三部曲、瑞典犯罪小說女王Liza Marklund的《躲藏》(Gömda;該書據稱是真實故事,不過書中真實性遭人懷疑和美國三級片影星Traci Lords的自傳Underneath It All都榜上有名。




瑞典人愛看書(一)

[nyheter] news Posted on Mon, February 21, 2011 06:38:58

瑞典人閱讀口味愈來愈單調。外國書從暢銷書排行榜滑落,反觀瑞典犯罪小說則逐漸攀升、目前已占排行榜半數之多。而第一大出版社邦尼耶出版集團(Bonnier)所向無敵已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最新一期《瑞典書市》(SvB)報導,過去十年來,瑞典暢銷書排行榜愈來愈多,也愈形重要:現在書局會另闢暢銷書排行榜區,而出版社也會利用暢銷書排行榜的名次來行銷書籍。

同時不同的暢銷書排行榜也愈來愈單調一致。根據瑞典書市雜誌分析,(該雜誌自2004年開始刊登瑞典暢銷書排行),可以看出瑞典書和握國書類別的占有率,以及各家出版社在排行榜的占有率。

雜誌年度排行榜列出四十本該年度最暢銷書籍,所有類型的書籍都在排行榜上,這麼一來排行榜範圍相當廣泛。不過仍可看出一些趨勢。

其中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外國書有逐漸被擠出排行榜的傾向。2004年,四十本暢銷書當中有十八本是外國書。2007年滑落到只剩七本。到目前仍是如此。而這些外國書主要是英語系國家作者的作品。來自世界其他國家能打入瑞典暢銷書排行榜者不多,包括《追風箏的孩子》阿富汗作家胡賽尼(Khaled Hosseini;七年來六次上榜)、《刺蝟的優雅》(L’Elegance du Hérisson)法國作家芭貝里(Muriel
Barbery)以及北歐作家如挪威犯罪小說作家Jo Nesbø與丹麥作家Carsten Jensen。

反觀瑞典犯罪小說則有攀升趨勢。2004年的四十本暢銷書當中,瑞典犯罪小說有十四本。2010年已占半數之多。

這也反映在各家出版社的暢銷書占有率。過去七年來的四十大暢銷書籍排行榜,瑞典第一大出版社邦尼耶的暢銷書占有率在十五本至二十五本之間。專出犯罪小說的海盜出版社(Piratförlaget)幾位暢銷作家有同時滑落的現象:占有率從原本的九本到目前只剩四、五本。而諾斯德出版社(Norstedts)則在五本至八本之間。



世界如何看瑞典?(三)

apropå Posted on Sun, February 20, 2011 07:12:04

Liselott Bergman相信,深植人心的瑞典形象要改變,不會在一朝一夕之間改變。她表示,「瑞典協會」每年測量瑞典形象指數。她相信瑞典形象到明年不會有太大改變。除非瑞典真的把亞桑傑交給美國,然後麥可摩爾將此事件拍成電影,接著再來四件此類瑞典作法「錯誤」的重大事件,一般人對瑞典的印象才會改變。

不過就長期眼光而言,她相信瑞典形象會改變,「不過並非由於亞桑傑或偏激右派政黨(SD)。」世界上和瑞典關係較不緊密的國家逐漸崛起,對於瑞典這個高生活品質的西方國家形象度會有較大影響。

Lina Kalmteg問:「如果瑞典過於美好形象的泡沫破了,這不是好事嗎?」Liseloot Bergman表示:「絕對是!處於一個全球化的世界,我們必須學著對彼此有更深的了解,這麼一來會發現,一切並不是非善即惡。我們瑞典人需要張開眼睛,這需要外界以更具批判性的眼光來看瑞典,而不是盲目以為瑞典是天堂。」

另一個問題是,是否所有人都準備好正視瑞典較黑暗的一面。或許所有人寧可相信,瑞典就是林格倫筆下的童話世界?

不管怎麼說,「瑞典學院」在其年度瑞典形象報告中確定,今日瑞典人享受的正面形象,是七、八零年代播下的種子。假如過去一年來所發生的事件會影響瑞典形象,那麼2031年的瑞典形象可能不那麼光芒耀眼了。

參考文章來源



世界如何看瑞典?(二)

apropå Posted on Sat, February 19, 2011 07:01:26

英國《衛報》也寫道:「瑞典犯罪小說作家曼克爾(Henning Mankell)和拉森筆下有著右派陰謀和賣春集團的瑞典,或許和現實相去不遠。」去年十一月又爆發另一件醜聞,瑞典Lind & Co出版社出書爆料國王私生活秘辛,書中寫道國王有婚外情、流連脫衣舞夜總會並大方灑錢等等有損皇室顏面的內容。(Carl XVI Gustaf – den motvillige monarken;Thomas Sjöberg 、
Deanne Rauscher與
Tove Meyer合著。Lind & Co出版人Kristoffer Lind這小子厲害,二十歲就創辦出版社。目前才三十一歲。根據最新一期《瑞典書市》雜誌報導,去年該出版社營收3400萬克朗。)

不僅外界對瑞典有既定印象,Lena
Kalmteg表示,瑞典人對外界也一樣:義大利有黑手黨和義大利麵,芬蘭人洗芬蘭浴洗不停,奧利地則有邪惡的男人(Josef Fritzl)把小孩長期關在地下室。但是國際上對瑞典的既定印象相當深刻:社會民主政治、福利制度、金髮波霸、維京人、高稅制、Abba樂團、柏格曼、開放、長襪子皮皮……。

瑞典人一出國,馬上就能體驗到外界對瑞典的既有印象。Lena
Kalmteg表示她在柏林上德文課時,老師對瑞典讚不絕口,經常認為德國要趕上瑞典,還有一段路要走。包括男女平等、以及瑞典文日常生活中不用顯示階級制的「您」尊稱。班上來自其他歐洲國家、南美和美國同學,不少人夢想住在瑞典。Lina Kalmteg不禁納悶Warum?(為什麼?)不過瑞典人嘴巴說歸說,心裡仍然認為瑞典的確在許多方面比其他國家優秀,因此去年大選,瑞典選民把一個偏激極右政黨(SD)送入國會後,瑞典媒體不可置信地表示,不會吧,我們瑞典人怎麼也跟著別人往右走了?

不過Lina Kalmteg也指出,國外對瑞典的印象不如瑞典人自以為的那般強烈。比方說,上周「瑞典協會」(Svenska Institutet)邀請了來自中東與北非的成功年輕女性企業家到瑞典拜訪,她們表示對瑞典幾乎一無所知。「瑞典協會」的瑞典形象分析專員Liselott Bergman提到:「我們瑞典人在世界上並不如自己所想那麼出名。並不是所有人時時都把焦點擺在我們身上。例如瑞典音樂奇蹟並不如瑞典人所想那麼有名氣。而最近瑞典當紅的亞桑傑以及瑞典偏激極右政黨的崛起新聞,頂多是西方國家有大篇幅報導而已。」

註:瑞典偏激極右政黨(SD)的崛起,部分要感謝瑞典納稅人及瑞典政府的慷慨贊助。根據瑞典政黨補助法,一個政黨在大選結果達到4%可進入國會。未達4%但超過2,5%即可獲得國家補助。SD在2006大選通過2,5%門檻,99 99 00克朗入袋。這次選戰,SD砸錢打文宣戰。甚至大手筆買電視廣告。果然一舉奏效。2010年大選,SD順利進入國會。根據統計,瑞典政府發給瑞典所有政黨的贊助金每年高達四億兩千五百萬克朗(?!)。接下來的國會政黨補助,SD每年基本入帳有580萬克朗。



世界如何看瑞典?(一)

apropå Posted on Fri, February 18, 2011 07:15:17

瑞典在世人眼中的形象,是否正在改變?

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傑去年八月在瑞典與兩名瑞典女子發生關係,後來遭這兩名女子指控性侵,他在離開瑞典之後,遭到瑞典司法單位通緝。十二月他在英國向警方投案。目前此案仍在協商階段,瑞典司法單位希望英國將亞桑傑引渡瑞典。由於瑞典司法單位的作法有些差池,包括是否收押的決定一再更改,以及警方偵訊兩名女子時並未錄音,僅做內容重點整理,其中一名女子的偵訊甚至是在電話上進行,引發外界質疑瑞典司法單位的專業性。有些人甚至揣測這場性侵犯案,事實上可能是政治抹黑。亞桑傑在英國表示,他不相信瑞典司法系統。瑞典總理Reinfeldt趕緊出面聲明,表示瑞典司法絕對獨立公正。對於亞桑傑的律師表示若讓亞桑傑引渡瑞典,瑞典可能把他交給美國處理,後果不堪設想。總理表示,本案絕對是按照瑞典法律進行,而且重點是兩名指稱遭到性侵害的瑞典女子有權讓此案進入司法程序。

瑞典記者Lina
Kalmteg在《瑞典日報》(SvD)撰文表示,近來瑞典因亞桑傑一案以及其他事件,在世人眼中的形象有逐漸改變的現象。代表著天堂般悠閒生活的河畔紅色木屋,或許已經不再是瑞典的代名詞。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有著偏激的女性主義者,以及憎恨女人的男人的國家。

Lina Kalmteg表示,如果我們把時間倒帶,會發現亞桑傑並不是唯一一個對瑞典看法與瑞典人本身有極大出入的例子。瑞典外交部每個月會彙整全世界媒體對瑞典的報導。過去這一年來,全世界媒體報導瑞典時,內容不僅是瑞典設計、瑞典流行趨勢、瑞典音樂輸出、Volvo、瑞典犯罪小說、瑞典女王儲結婚大典等等正面的消息。

當然千禧三部曲的瑞典作家拉森(Stieg Larsson)是全球媒體的瑞典報導之當紅人物。不過除了他之外,Lina Kalmteg認為對瑞典形象有影響的還有兩個男人:分別是因為性侵多名女子的罪名而被判六年有期徒刑的前警界高官Göran Lindberg。此案嚴重打擊瑞典人民對警界的信任。另一個人是因買春疑雲而下台的前就業市場部長Sven-Otto Littorin。國外媒體大篇幅報導Göran
Lindberg表面上是為兩性平等議題奔走演講的好警察,骨子裡卻是個不折不扣的禽獸。他在演講中提到包括提高女性警察比例的重要性、性騷擾與惡霸欺凌等社會問題、以及尊重等等主題。他特別強調道德與倫理的重要性。事實上,他性侵十七歲在中途之家接受毒/酒癮治療的青少女,而且手法極盡殘忍。事實上,2010年一月,Lindberg被逮捕時,正前往與一名十四歲女童見面,並有準備性侵的嫌疑(車上備有性侵虐待物品)。事實上,他性侵另一位十七歲少女,該少女精神狀態不佳,缺錢買毒品而打算賣春。Göran Lindberg在對方哭著反悔時仍強行發生關係。此外他長期性侵另一名十七歲少女。德國《鏡報》(Der Spiegel)報導:這場官司震撼了北歐童書王國。《鏡報》還寫道,之前大家還以為瑞典最令人聞風喪膽的頭號壞蛋可能是童書作家林格倫(Astrid Lindgren)筆下的小淘氣艾米爾(Emil
i Lönneberga)。



大膽小姐與機會先生

[böcker] books Posted on Thu, February 17, 2011 07:03:03

書名:Mr. Chance
作者:Niklas Ekdahl與Inga-Britt Ahlenius
出版社:Brombergs
出版日期:2011年一月

聯合國內部監督事務廳(OIOS)前廳長瑞典人Inga-Britt Ahlenius在近日出版的《Mr. Chance》一書嚴詞指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沒有領導風格。

這本書是根據Inga-Britt Ahlenius在辭去職務時,所發表的一份對潘基文的嚴詞批評報告所寫成,由瑞典DN《每日新聞》報社政治主編Niklas Ekdahl主筆,Bromberg出版。書中Inga-Britt
Ahlenius將聯合國的無能歸罪於潘基文一人,但是要帶領一個有192個會員國的組織並非易事,而且聯合國這隻紙老虎的問題與其架構與內部權力結構有關,不是一個秘書長可以輕易掌控。根據瑞典記者Håkan Arvidsson在《瑞典日報》(SvD)書評中表示,今天世界上只有一個超級強權國家美國,以及幾個逐漸崛起在後面虎視眈眈的強權國家。現今政治局勢更為複雜,進一步削弱聯合國之實際行動力。而且當初美國挑中潘基文,兩造就已說清楚他要扮演一個行事低調聲音小、不會阻撓全球政治風向球走向的傀儡。因此Arvidsson表示潘基文只是扮演別人賦予他的角色而已。

Ahlenius和Ekdahl在書中闡述的觀點是,假如今天聯合國秘書長由一個更有領導魅力的人擔任,聯合國面臨的所有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但是Arvidsson認為這是作白日夢。畢竟聯合國得到一個它應得的領袖,一個沒有權力、缺乏前瞻的陪襯,就如同今日的世界同樣缺乏前瞻。

潘基文自2007年上任,2011年底將屆滿五年,是否留任,值得注意。

註:Mr. Chance是英國喜劇巨星彼得.塞勒斯(Peter Sellers)遺作「無為而治」(Being There)片中主角。該編自Jerzy Kosinski的同名小說。Mr. Chance是個頭腦簡單、與外界缺乏聯繫的園丁。僅靠著從電視上吸收的訊息,竟成為政客倚重的智囊。Jerzy Kosinski藉此諷刺美國媒體文化與現實的脫節。



《所有幸福的家庭皆十分相似》

[böcker] books Posted on Wed, February 16, 2011 08:03:47

《所有幸福的家庭皆十分相似》

文 :Claes
de Faire

「一級棒雄性和一級棒雌性向來令我感到驚奇。他們希冀給人極為幸福快樂的印象,在周遭人的眼中,他們成功且完美。在他人面前表現出事業成功且無憂無慮的姿態,這簡直已為一種生活型態。將標準一再提高,最後周遭的人開始相信,在那美麗的表象之後,也有個同樣美麗的內在。

外表向來令我感到好奇。

由於我喜歡觀察人,就像Tom Ripley一樣,我會用盡一切辦法,以求了解人類與其生活情況的關聯,因此我試著尋找那些想呈現出完全幸福快樂形象者的弱點。如此一來表象更有意思,因為其存在純粹是用來掩飾弱點,足以摧毀一級棒夫婦完美形象的弱點。

這就是《所有幸福的家庭皆十分相似》一書的核心主題。本書向一級棒夫婦致敬,他們盡其所能要周遭的人肯定他們自我膨脹的美好形象;本書也向一級棒夫婦的女兒們致敬,她們只要周遭的人相信她們完美無缺,其他的她們一概不在乎。但是這世界有完美無缺且幸福快樂的人嗎?沒有,只有一群辛苦奮鬥的人,他們拿生命做賭注且放手一搏。本書獻給他們。或許我們能因此對他們有更深的了解。」

(本文為瑞典作者Claes
de Faire為其初試啼聲之作《所有幸福的家庭皆十分相似》(Alla lyckliga familjer liknar varandra)所寫之介紹文,刊登於《瑞典書市》雜誌春季版瑞典新書總目錄。)



瑞典人眼中的台北

[nyheter] news Posted on Tue, February 15, 2011 07:55:01

今天瑞典日報 SvD 刊登了該報駐中國特派員 Ola Wong 的台北觀察

文:Ola Wong

翻譯整理:陳靜芳

「有個男人騎著腳踏車前來,旁邊帶著一隻狗。狗狗身穿花紋圖案的衣裳,坐在一個裝有輪子的粉紅色塑膠桶,狗狗用前腳將桶子往前划。我在台灣愛狗的首都台北河畔自行車道與他們相遇。

狗主人停下來,向我解釋狗狗叫做吉利,她肢體殘障。由於一場車禍,她後半身行動不便。當時貼心的獸醫還幫吉利做了一把輪椅:在金屬框加裝輪子,上面放塑膠桶,就像一輛雙輪車,韁繩套在頸子上固定。吉利是約克夏梗犬,今天她是一隻活潑快樂的狗兒,可以跟在主人身邊跑,完全沒有問題。她需要大小便時,主人就幫她按壓腹部。

這麼一來會噴得到處都是,但是狗主人認為一切的辛苦很值得。給行動不變的寵物使用的這類輪車,歐洲和美國也有。在瑞典,如果狗兒本身行動不變,常見的做法是讓狗兒安樂死。(譯按:不久前有朋友選擇讓家裡的狗兒安樂死,我非常驚訝。主人的說法是,狗兒是好動兒,不聽使喚,會咬人,所以不得已只好讓年紀輕輕的狗兒提早上天堂。)

另一個更讓人佩服的例子是米格魯小獵犬Kurumi的故事。我在兩年前遇到這隻狗。她被摩托車撞到,之後不能走路,也無法控制後半身—搖尾巴是不可能的事。

起初獸醫認為乾脆讓Kurumi 安樂死。但是這時Kurumi以無辜的眼神望著女主人張太太。如果你見過Kurumi那核桃色大眼睛,你就明白為什麼張太太不忍心讓她走了。接下來她開始讓狗兒進行長期復健,透過中藥和針灸慢慢恢復健康。

張太太提前退休,每到了復健的時間,她得抱著二十公斤重的狗兒到醫院。不過辛苦總算有了代價。今天Kurumi可以自己奔跑。她能夠控制排便,不過小便就比較難。

張太太比其他人更能和狗兒溝通:她認為自己天賦異稟,是狗靈媒。台灣人遇到一些問題時,會求神問卜,找道教靈媒或算命仙指點迷津。隨著愈來愈多台灣人將寵物視為自己的孩子,因此也興起和寵物溝通的需求(台灣新生兒出生率相當低)。而且讓狗兒穿衣服已經是標準配備。

在台北的大型購物中心,可以看到狗主人將狗兒放在嬰兒車上推著走。但是不僅人把狗當人看,張太太表示,現在有個問題是,狗狗以為人是狗兒一族。她自己有時候會拿一把鏡子讓Kurumi照照,提醒Kurumi是狗兒。儘管如此,但是Kurumi仍然認為張太太的女兒是「全世界最漂亮的狗狗」。這隻米格魯小獵犬也喜歡穿衣服,不過她(透過張太太)表示,最近主人幫她買的洋裝實在是太緊身了啦。另一個問題是,狗狗住在小公寓開始得憂鬱症。張太太表示,曾經有狗兒從公寓陽台跳樓,想一求解脫。不過身材圓滾滾、生活無憂無慮的Kurumi倒是沒有這個問題。

當然有人或許會認為花這麼多錢和精力幫狗兒做復健太瘋狂也太扯了。不過我倒想看看,有誰能看著Kurumi的大眼睛,還能狠下心對她這麼說。」



逐夢。築夢。

[nyheter] news Posted on Mon, February 14, 2011 22:58:10

瑞典人口僅九百萬,有外國背景者高達19%。幾乎每五個瑞典人口當中,就有一個具有外國背景,其定義是:本身為外來移民,或者父母雙方為外來移民而自己於瑞典出生。

不過拿這項數據和瑞典公家機關具外國背景之工作人員的數據一比,有些差距。

根據瑞典中央統計局SBC的資料,瑞典政府幕僚工作人員當中,具外國背景身分者僅占9,8%。至於瑞典所有政府單位的工作人員,具外國背景身分者則占12,5 %。

瑞典現為聯合執政黨,共有二十四名(!)部長。每個部長底下有政務次官、政策顧問、公關秘書等人員。瑞典總理Fredrik Reinfeldt幕僚有九位工作人員,其中三位具外國背景。在二十四名部長當中,其中兩位部長具外國身分。分別是出生於非洲布隆迪、一九八一年(十二歲)移民瑞典的兩性平等部長Nyamko
Sabuni,以及父母來自芬蘭的社會部長Göran Hägglund。

在各個政黨的部長幕僚工作人員當中,具外國身分工作人員比例最高的是人民黨(FP)及溫和黨(M),比例最低的是基督民主黨(KD)。該政黨的三名部長之所有幕僚人員當中,唯獨一位具外國身分。中間黨(C)的數字也偏低,僅5,5%。擔任工商業部長的中間黨黨魁Maud
Olofsson承認這是個問題。她也推託表示,中間黨幕僚人才召募主要是從國會那邊開始徵人,由於國會工作人員具外國背景身分者偏低,因此才有有這樣的結果。非常牽強的說法。

族群融合部長Erik Ullenhag(F)身邊的政務次官Jasenko
Selimovic本身來自波士尼亞。一九九二年以難民身分進入瑞典。今天他是瑞典部長身邊的要員。他表示這政府幕僚具外國背景身分者比例偏低的確是個問題,不能找藉口敷衍了事。他表示幕僚工作人員的背景多元,具有實際與象徵意義。就他的情況而言,族群融合部雇請有外國背景身分者有實際意義,畢竟他們最了解融入瑞典社會的實際情形。就象徵意義而言,這能鼓勵來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只要有能力肯打拚,在瑞典也能開闢一片天。

在異鄉打拚的你,一起加油吧!

資料參考:瑞典日報SvD

2011.02.14



當代寂寞

apropå Posted on Sat, February 12, 2011 21:58:39

「畫面一

一名十六歲的年輕小夥子每天晚上待在房間打電腦。他的父母欣喜他這麼自愛,晚上不到外面鬼混,不喝酒也不嗑藥。

這小夥子叫做Petri Gerdt,2002年十月,他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城外的一座購物中心引爆炸彈。一共有八人在爆炸事件中喪生—包括他自己—另有上百名民眾受傷。事後警方調查發現,年輕人對炸藥著迷已有一段時間,並且在網路聊天室提及要想辦法幹一場『驚天動地的爆炸案』。

畫面二

赫爾辛基一名六十二歲男子被人發現陳屍公寓。他已經死了六年。根據警方表示,之所以沒有人早一點發現他死亡的原因是,他的銀行帳戶運作一切正常:退休金持續存入,帳單也透過自動扣繳系統支付。而且他也持續繳稅,根據國稅局的說法是:「納稅人並未提出必須更改繳稅金額的聲明。如果納稅人並未針對國稅局發出的繳稅單進行更改且寄回,則國稅局視為納稅人同意繳稅金額無誤。」

畫面三

時間是上午十點半。我搭乘赫爾辛基3B電車,坐在一名年約五十歲女子後方,她偶爾大聲罵髒話,偶爾唱聖經詩歌。在我下車時,她暫時沉默,並且忙著在手上的四、五個裝得滿滿的廉價購物商場塑膠袋裡東翻西找。三個小時後,我正好又搭上同一班電車,這時她已經唱到「我們的主是我們的堅強堡壘」。我付錢時,電車司機瞧了她一眼,並且聳聳肩。

畫面四

十二月初某天傍晚五點半,瑞典Knivsta車站。由於電力系統故障,通往烏普薩拉的通勤火車在Knivsta車站停駛,鐵路局表示會派出公車支援,不過這顯然需要一點時間,所有乘客—人數相當多,畢竟是尖峰時段—全都下了火車,站在黑夜中冷得發抖。大家彼此不交談,而是拿出手機講電話,他們打電話給另一半,給成年的兒女,請他們開車前來接人。大約過了二十分鐘,開始有車輛抵達。每輛車裡有一位司機。一名乘客上一部車。我們其他人站在一旁看著。大約在同一時間,第一部接駁公車抵達了。公車很快就擠滿了人,大多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男性。我們其他人仍然站在一旁看著。我旁邊站著一位約莫八十歲年紀的老太太,拄著拐杖。

這些畫面在傳達些什麼?它們傳達的是脆弱的家庭關係:被發現陳屍公寓的六十二歲男子其實有兒女。他們顯然沒想過要試著幫他慶祝六十歲生日。

這些畫面傳達的是,公民角色的薄弱—今日即使人已往生,仍然完全有辦法履行公民義務。

這些畫面傳達的是,福利社會的逐漸鬆垮,以及我們—可以這麼說—愈來愈不願意為彼此擔起責任。

這些畫面傳達的是,良知的逐漸式微變弱。

這些畫面傳達的是,網路以及手機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提到手機,我們每個人都有故事可說。我可以再貢獻一則:我和其他人從機場共乘計程車。我們有三個人坐在後座,我和其他一名乘客試著和司機以及坐在司機旁間的乘客交談,坐在後座中間的乘客拿著手機在講電話。她愈講愈大聲,最後她說:『不講了,我要掛電話了。車上好多人在講話,好吵。』)

可以說,這些畫面傳達的是現代人的寂寞。」

文 :Merete Mazzarella

文章收錄於《當代寂寞》(Den moderna ensamheten)一書



到挪威撥香蕉皮?

[nyheter] news Posted on Fri, February 11, 2011 22:38:11

瑞典一向給人高科技、高發展、社會福利佳、人民只要記得繳稅,從搖籃到墳墓一切大小事交給政府即可的印象。瑞典人口九百萬,外來移民一百萬,許多人離鄉背井到瑞典尋一個未來的夢。新聞經常報導來自如亞塞拜然或中東國家的難民,強遭瑞典政府遣送回國的悲慘命運。瑞典在六、七零年代,經濟紅不讓,許多鄰國芬蘭人民紛紛投向瑞典懷抱,男性大多進入工業界工作,女性則從事醫療工作。幾年前獲頒瑞典奧古斯特文學獎的Susanna
Alakoski,得獎小說Svinalängorna《豬圈》主題正是芬蘭移民到瑞典討生活的辛酸。瑞典小說Svinalängorna是Alakoski的初試啼聲之作,一炮打響知名度,不僅獲頒瑞典文學大獎,也引起國際知名的瑞典女演員Pernilla
August注意(August飾演過好萊塢經典名片《星際大戰》天行者路克之母,也是電影《霓虹心》的瑞典女主角)。August 將Svinalängorna一書改編成電影並親自執導演筒,以電影手法重新詮釋該書精神。該片不久前獲得瑞典影界金甲蟲獎(類似金馬獎)八項提名,August 不僅獲最佳導演以及最佳編劇獎項提名,也因主演《霓虹心》獲最佳女主角獎項提名。金甲蟲獎主持人甚至開August玩笑,話說金甲蟲獎座重達一點二公斤,要是她連拿八座,可能要雇請卡車來載呢。最後August獲得最佳導演大獎,該片飾演芬蘭媽媽的芬蘭演員Outi
Mäenpää則獲頒最佳女配角獎。Outi Mäenpää舉手投足都是戲,得獎實至名歸。飾演該片女主角的Noomi Rapace正是主演紅遍全球的拉森千禧三部曲之駭客莎蘭德。

說到為了未來而離鄉背景打拚的故事,近日瑞典國營電視台專門挖社會黑幕的Uppdrag
granskning節目報導了瑞典年輕人到左邊鄰國挪威打工的血汗史(?)。話說瑞典年輕人失業率高達25%,挪威則在令人眼紅的8-9%,全國失業率更在2,5%,套句瑞典記者的話:這兒簡直是天堂嘛。切,瑞典人真不知道他們怎麼辦到的。在瑞典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紛紛向錢看轉往挪威,去當咖啡館服務生或是當撥香蕉皮工作人員。往年前往挪威工作的瑞典人,大多從事工業或醫護行業,不過從2005年起瑞典失業率偏高,開始有一些年紀更輕尚未受過專科職業訓練的年輕人去挪威做一些挪威年輕人不肯做的行業,例如節目中的撥香蕉皮工作人員,一大早七點鐘就得上工。有些挪威人甚至不知道有撥香蕉皮這一行,還說:「瑞典人就是用來做這些行業的呀。」聽在瑞典人耳裡可真不是滋味呢。節目接著拿外移挪威的瑞典年輕人與夏天到瑞典當採莓工作人員的泰國人以及到瑞典當建築業工人的波蘭人做比較。瑞典已經出現過幾樁外籍工人來工作,結果未領到薪資的勞資糾紛,有些泰國人在瑞典忙了一個夏天,結果瑞典老闆跑了,他們甚至連回程機票的錢都沒有,情況非常悲慘。這和去挪威打工、順便獲取有趣的人生經歷的瑞典年輕人(他們在挪威被冠為「轟趴瑞典人」,意為下工後就狂歡),或許不能相提並論。而且瑞典地方工業近來為了節省生產成本,紛紛關閉瑞典工廠,轉往工資低廉的東歐國家、東南亞或大陸發展。例如瑞典近三百年老字號Rörstrand陶瓷業大老,成立於1726年,也于2005年關閉瑞典工廠,目前Rörstrand已由芬蘭知名玻璃陶瓷品牌Iittala收購,同樣被併入Iittala集團的還有瑞典精品玻璃品牌BodaNova以及瑞典知名陶瓷餐具品牌Höganäs。Iittala的生產已經轉往匈牙利和斯里蘭卡。瑞典人在消費瑞典品牌時,或許不曉得家裡的Rörstrand精品咖啡杯、穩重的Höganäs陶瓷茶杯和BodaNova水晶花瓶,原來是Made in Sri Lanka。大集團節省生產支出,成品售價卻未相對降低。付出代價的,不只是消費者,還有瑞典的下一代。



跫然而喜

dikter Posted on Sun, February 06, 2011 21:15:59


湖畔的碎冰 輕拍彼此肩膀
聽說燕雀回來了
他們吱吱喳喳地說

畫眉 伴林間旅人跫音
尋一回過往
叮叮咚咚
一襲黑衣 舞着天鵝湖

冬陽
踩著歡喜的腳步
落入大海的懷抱
早忘了
上一回合的依依不捨

冰上的紅圍巾
飛揚
劃過冰封的記憶

彼岸
有童年的歡笑聲
夏天一雙紅色小雨鞋 伴雪花繽紛
落下 歲月的足印



瑞典奧古斯特文學獎得主出爐

[nyheter] news Posted on Sat, November 27, 2010 09:09:44

瑞典作家Sigrid Combüchen被提名四次奧古斯特文學獎,今年總算得獎。

“Did you like me or did I just wear you out?” Sigrid Combüchen在得獎感謝演說上模仿了好萊塢演員Sandra Bullock獲頒奧斯卡獎的演說詞。

她在感謝演說上還模仿了瑞典記者Gert Fylking*大喊Äntligen! 給自己出了一口氣。她說第一次被提名非常興奮、第二次非常期待。到了第三次、第四次,還肯出席頒獎典禮,完全是給主辦單位面子。

*註:Gert Fylking是瑞典記者,他的Äntligen!可說在瑞典已成了經典。話說2000年他出席瑞典學院公布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記者會現場,在常務秘書Horace Engdahl宣布得主姓名之後,他立刻大喊著Äntligen! (總算得獎啦!)令Horace Engdahl大感不快。

奧古斯特文學獎得獎人著作會由一位讀者來介紹,並且提出獲獎理由。負責介紹Sigrid Combüchen這本得獎小說Spill. En damroman的是瑞典電台P1主持人Susanne Ljung。她提到英國有個文學獎項,頒給年度最爛性描述的小說。

「不過本書並沒有得到這個獎項……」她繼續頌讚本書:「翻開書頁,猶如打開一瓶法國香水,充滿了迷人魔力。」

一個瑞典作家收到讀者來信。讀者Hedda也是瑞典人,長居西班牙。她表示在作者某本書中的家族老照片,看到了自己。作者和讀者開始通信,從一封封信中,閱讀雙方書信往來的讀者開始看到了Hedda一生輪廓如何被偶然機遇與倉促決定定型。是巧合或命運決定了她的一生?

作者與Hedda老太太之間展開一場拉鋸戰。作者執著於往昔歲月,Hedda只在乎當下此刻。

命運,巧合,人生的選擇與後果。回首時,你,是否有遺憾?



史上最強的小女孩65歲囉!

apropå Posted on Fri, November 26, 2010 13:19:07

史上最強的小女孩皮皮長襪子今天歡慶六十五歲生日。六十五歲也是瑞典一般退休年齡,這麼說來,皮皮長襪子可算是瑞典最有朝氣活力的退休老人囉。

話說六十五年前的今天,在同樣白雪紛飛的一九四五年的斯德哥爾摩,作家林格倫抱著剛出版的第一本皮皮長襪子回家,並且把這本書送給了女兒卡琳。皮皮長襪子這個名字,就是卡琳的巧思。

自此皮皮長襪子在全世界創下千萬本銷售量,翻譯成六十幾種語言,也多次改拍成電影。在2010年的今天,皮皮長襪子和同樣辣嗆的瑞典女生莎蘭德一同稱霸武林。

根據最新一期富比世(Forbes)雜誌報導,創造出令敗類聞風喪膽之超級駭客莎蘭德的瑞典作家拉森(Stieg Larsson)今年榮登富比世十大「天堂族吸金名人」(Top-Earning Dead Celebrities)第六名。前五名分別是傑克森(2009年成為天堂族會員)、貓王(1977年意外入會)、魔戒作者托爾金(1973年加入天堂族會員)、史努比主人Charles Schulz(2000年入會)、披頭四John Lennon(1980年意外入會)。

再把話題轉回皮皮長襪子。在林德倫的老家溫莫比(Vimmerby),今天林格倫家族的Saltkråkan出版社招待溫莫比退休老人吃生日蛋糕,喝咖啡聊是非。

林格倫已在2002年正式加入天堂族。而皮皮長襪子依然精神十足地陪伴著一代代的小朋友成長。這一刻,手上拿著瑞典童書作家Elsa Beskow一八九七年出版的『小小老太婆的故事』(Sagan om den lilla lilla gumman),這小老太婆如今超過兩百歲年紀,繼續在書頁上追著貓咪跑。文學的微薄力量,與時光抗衡,拒上天堂。



瑞典出版社搶書大戰

[nyheter] news Posted on Fri, November 05, 2010 18:07:28


為了搶下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爾加斯.尤薩(Mario Vargas Llosa)的作品出版權,瑞典兩大老字號出版社邦尼爺 (Albert Bonniers förlag) 和諾斯德 (Norstedts) 算是正面槓上了。

瑞典出版社有個不成文的君子規定,基本上同一位外文作者的作品,會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甚至由同一位譯者翻譯。
不過並非絕對如此。今年的巴爾加斯.尤薩就是一例。

先說說作者的中文譯名。Mario Vargas Llosa,中國譯為略薩,臺灣譯為尤薩。其實 Mario Vargas Llosa 既不姓略薩,也不姓尤薩,而是姓巴爾加斯.尤薩。Vargas 巴爾加斯是父姓、Llosa尤薩是母姓。如同司馬為複姓,若去司而簡稱馬先生,那可就失禮囉。

再回到出版大戰現場。上個月瑞典學院宣布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 Mario Vargas Llosa 時,諾斯德出版社以為可以獨享今年諾獎得主帶起的銷售熱潮利潤,沒料到半路殺出程咬金。根據《瑞典書市雜誌》(Svensk bokhandel) 報導,自一九七八年起,Mario Vargas Llosa 的作品一向由諾斯德出版,迄今已有十五部瑞典文譯本問世。不過邦尼爺出版社在一九六六年及一九七五年出版了Mario Vargas Llosa 早期兩部作品,之後 Mario Vargas Llosa 就投向諾斯德出版社懷抱。

諾獎宣布之後,邦尼爺出版社文學主編 Jonas Axelsson 即和 Mario Vargas Llosa 的經紀人 Carmen Balcells 聯繫,詢問是否能續約重新出版這兩部舊作。Jonas Axelsson表示:「根據早年的規定,本出版社擁有翻譯版權。因此我們會去詢問,這也是很自然的事。而且其中一部作品《城市與狗》乃是 Vargas Llosa 的重要作品。」

諾斯德出版社在得知邦尼爺出版社的舉動之後,簡直快氣炸了,因為這會大大影響諾斯德原本的出版計畫以及銷售量。諾斯德出版社出版人 Eva Gedin 認為對手出版社的行徑充滿攻擊性且來意不善。她表示諾斯德出版社早在諾獎宣布之前,就有Vargas Llosa 舊作新譯的出版計畫,《城市與狗》就是其一。她甚至直言表示,邦尼爺此舉是純粹的貪財行徑,而且是背著諾斯德私底下進行。



新書上架!《燈塔》英國謀殺天后詹姆絲新作

[översatta böcker] Posted on Sat, October 02, 2010 10:37:18


* 書名:燈塔 (The Lighthouse)
* 作者
Författare:詹姆絲 (P. D. James)
* 譯者
Översättare:陳靜芳 (Jamie Chen)
* 出版社
Förlag:聯經出版公司 (Linking Publishing, Taiwan)
* 出版日期
Utgivningsdatum:2010年09月08日
* 語言
Språk:繁體中文 (Traditionell kinesiska)
* ISBN:9789570836653

作者簡介
P. D. 詹姆絲(P.D.James,1920-)
 
 出生於英國牛津,二次世界大戰開打時,十幾歲的她曾加入紅十字義勇軍在糧食局工作,憑其學養與創作,一生得到很高的讚譽。1941年,詹姆絲嫁給醫生厄
尼斯
特.懷特,之後因遠赴前線的丈夫在戰後精神失常,在照顧長期臥床的丈夫並養育兩個女兒的情況下,她開始推理創作的寫作生涯,於42歲時完成首部長篇推理
《掩上她的臉》(Cover Her Face,
1962),贏得文壇好評,更發現推理小說和純文學一樣有廣大的創作空間。而她筆下的亞當.戴立許(Adam
Dalgliesh)系列一路書寫、發展,包括《謀殺之心》、《謀殺展覽室》、《死亡的滋味》、《燈塔》等,其故事特色不僅跳越公式化之外,神探角色甚至
變成無聲的旁觀者。
  詹姆絲創作力豐沛,著作豐富的她,至今已出版十餘本書,其中不少已經改編成為英美的電影及電視影集,2007年台灣
上映的《末代浩劫》即改編其作品,2008年更推出新作《私家病人》,成為戴立許系列第十四冊,讓期待已久的書迷大加讚譽。她服務於英國公職三十餘年,包
括警政部門,也曾經是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執行長、及董事會成員之一,目前為英國上議院的議員。由於寫作有成,獲得許多國際獎項與榮譽,包括在英國有推理小說
諾貝爾獎之稱的「鑽石匕首獎」(CWA Cartier Diamond Dagger, 1987),並於1991受封為女伯爵(Baroness
James of Holland Park)、1999年更獲頒美國偵探作家協會終身成就獎(Grandmaster Award, 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現居倫敦及牛津。

譯者簡介
陳靜芳(Jamie Chen)
  國立中山大學外
文研究所碩
士。譯有《詩人》(麥可.康納利作品)、《舞者之歌——鄧肯回憶錄》、《未完成的肖像——在賈克梅第的巴黎畫室》、史蒂芬.金《桃樂絲的秘密》、《愛因斯
坦的夢》作者艾倫.萊特曼之《診斷》、哈尼夫.庫雷西《全日午夜》,以及瑞典國寶級童書作家林格倫(Astrid
Lindgren)多部經典文學作品包括《屋頂上的小飛人》系列三部曲、《米歐王子》、《陽光草地》等書(皆譯自瑞典文)。獲時報開卷好書獎、最佳少年兒
童讀物獎以及中國文藝獎章等多項大獎殊榮。現居瑞典。

書評、推薦
「當代最偉大的經典犯罪小說作家。」—《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彼得.肯波(Peter Kemp)

「布局嚴謹,精采絕倫。」—《蘇格蘭人報》(Scotsman)亞倫.麥希(Allan Massie)

「《燈塔》是詹姆絲女爵登峰造極之作,令人 激賞。」—《旁觀者》雜誌(Spectator)—蘇珊.希爾(Susan Hill)

「有別於許 多犯罪小說作家,詹姆絲依然能令讀者動容、讚賞且驚嘆不已。」—《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一部經典的密室懸疑小說,充滿生與死的溫柔智慧。」—《衛報》(Guardian)馬克.洛森(Mark Lawson)

上《燈塔》去瞧瞧:

「這時突然起霧,康柏島上的霧一向來得突然且無法預料。有些地方是薄薄一層的霧,有如細緻半透明的薄紗;有些地方則是
濕氣重且簡直凝滯的大片濃霧,籠罩著蔚藍海面。大宅塔樓在濃霧裡顯得朦朧而不真實,可以感覺到它的存在,卻不見其形體;燈塔上方的精美紅色圓頂在霧中兀自
顯現,有如飄浮空中的怪異物體。

他聽見後方有低語聲,但是眾人身影隱沒於濃霧之中,話語聲也在霧中消失散去。這時候燈塔突然映入眼簾,令
他有些措手不及;燈塔的凹面柱身結構筆直延伸,隱入於濃霧的虛無之中。他抬頭往上一看,覺得一陣暈眩,卻又不敢將雙手靠在那閃爍壁面以穩住身體,以免那如
夢似幻的整個建築結構可能搖晃而消失霧中。門半開半掩,他謹慎地推開厚重的橡木門,伸手尋找燈光開關。接著他立即爬上第一層階梯穿過燃料室,並且繼續爬上
第二層,途中一邊呼喊奧利佛的名字。他剛開始輕聲喊著,彷彿是怕打破了濃霧籠罩著的一片靜默,但是他發現那不太認真的呼喊毫無效果,於是在階梯上停下腳
步,對著黑暗放聲大喊。無人回應,而且他未見到任何光源。

此時,這場來得突然的霧開始奇妙地散去。朦朧縹緲的薄紗飄過燈塔,凝集成形而又
倏地飄忽散去。隨著霧漸漸飄散,四周物體的形狀和顏色也開始顯現,原本的神秘與無可捉摸變得熟悉而真實。就在這時,他看見了!他的心臟猛然一跳,接著開始
劇烈跳動,使他全身顫抖。他肯定失聲喊叫了,但是他未聽見自己的聲音,僅聽到一隻海鷗尖銳的狂野嘶喊。慢慢地,他開始意識到眼前的恐怖事實,剛開始由一層
飄動的薄紗遮掩著,然後逐漸變得清晰而絕對。四周回復了原有的顏色,但是色調比印象中更為光亮 ―
微微發亮的牆面,由白色欄杆圍起的高聳紅色燈火室,廣闊無垠的湛藍海面,一如夏日的晴澈天空。與燈塔白牆明顯對照的是一具高掛懸吊的屍體:藍紅色登山繩拉
緊綁在欄杆上,脖子斑駁且鬆垮有如被拔了毛的火雞脖子,頭部大得恐怖且歪向一側,雙手手掌朝外彷彿在摹倣祝禱手勢。

鞋子還穿著,但是有那麼一刻,他恍神彷彿看到那雙腳可悲而赤裸地並排垂掛空中。



不想睡覺的Alfons

[svenska författare] Posted on Tue, September 21, 2010 16:06:25

第二十五集的Alfons於本星期出版囉。

瑞典童書作家Gunilla Bergström 於一九七二年創作了Alfons 這個小男孩角色。自此,Alfons 陪伴世界各地的小朋友成長,至今已近四十個年頭。根據瑞典圖書館統計,Alfons 系列作品(共二十四集)是繼林格倫之後,最受瑞典大小讀者青睞的童書,借閱記錄緊追在林格倫之後,可見Alfons 在瑞典受歡迎程度。不僅如此,Alfons 這孩子還會說多國語言,足足有三十種之多呢。

Alfons 在全世界有八百萬本的傲人銷售量,根據出版Alfons 的瑞典Rabén & Sjögren出版社估計,光是在瑞典,Alfons 系列售出四百萬本,總額高達四億克朗。

第一集Alfons 於一九七二年出版。故事內容是四歲的小男孩Alfons 到了就寢時間不肯乖乖睡覺,找各種理由要好脾氣的爸爸進臥室陪伴,最後爸爸自己累得倒在客廳地板上呼呼大睡。

Alfons 有別於虛構式的童書,場景就是一般日常生活,沒有距離感的故事架構,深獲讀者認同與共鳴。儘管Alfons 家中只有爸爸(媽媽的角色從未出現過,這在童書史上應可稱為創舉吧),但是好脾氣的爸爸,仍然能讓大小讀者對於父親角色感到窩心。

作者Gunilla Bergström今年六十八歲,她謙虛表示自己對於虛構童話和犯罪小說不在行。對她而言,日常生活就夠童話了。而且她認為,生命本身是個奇妙的謎。充滿了各種可能。人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每天都是嶄新的一天。這孩子最知道,只是大人忘記了。她希望透過故事,提醒小孩和大人,讓他們一起歡笑,一起對平凡的生命感到驚奇。

被問及Alfons 的媽媽究竟在何處,她說,不妨讓讀者自行決定。她打趣地說,或許Alfons 的媽媽在天堂,或許Alfons 的媽媽和爸爸離婚了,或許媽媽正在某個地方接受戒酒治療。也或許,媽媽正在好萊塢打拼演藝事業呢。



瑞典大選

[nyheter] news Posted on Sun, September 12, 2010 07:54:27

九月十九日是瑞典四年一度的大選之日。有投票權的瑞典選民應該都已收到中央選委會寄出的投票通知單。

根據瑞典《本周財經》雜誌(Veckans
Affärer)報導,這次各政黨刻意選擇一些較小範圍的議題來鎖定特定選民,而避開一些攸關全體公民的大事,包括:

人口學發展:瑞典人口老化趨勢,未來更多老年人口將必須仰賴為數更少的青壯年人口扶養。
經濟政策:瑞典成長快速的公司太少,出口公司太
少。
創新政策:儘管投入大量資源於研究與發展領域,但是成立的新公司仍太少。
醫療體系:醫療系統如何應付未來人口的大量需求?

球化:成長快速的經濟體系愈來愈強勢,而瑞典愈來愈弱勢
就業市場:瑞典需要改變並調整就業市場以開創新工作。
成長力:近幾年來相當弱,必
須改善。

誠如媒體與通訊研究科學教授拉斯.諾德(Lars Nord)所言:
「假如有人以為政黨在競選期間會提出有決定性的未來
議題,而不是選一些容易得分的議題,這就如同以為八卦晚報的頭版會刊登當日最重要的新聞一樣天真。」

(在瑞典選舉期間,街頭會出現這樣的「競選宣傳小木屋」valstugor,民眾可前往和政黨代表做意見交流。)

(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競選宣傳小木屋,背景建築物是文化中心Kulturhuset)

市區四處可見競選人海報。左邊穿藍襯衫這位是近日以「擠奶說」搶版面的左派黨主席Lars Ohly。他建議新生兒的媽媽不妨預擠母奶冰進冰箱,如此一來無奶可施的爸爸們也能休育嬰假,在家充分扮演育兒角色,藉此鼓勵爸爸們多休嬰假。此一說引起媒體一番辯論。

各大政黨競選口號,四年的幸福諾言:
左派:團結在一起
社會民主黨: 我們不能等了
環保黨:未來在這裡
中央黨:全國成長
基督民主黨:更人性化的瑞典
人民黨:未來從教室開始
中庸黨:一起向前進(有人翻譯為溫和黨,不過個人以為這個政黨並不怎麼溫和,甚至有些善忘。這個成立超過百年的政黨,原名右黨或右派全國組織,經過百年之後,上回大選以新中庸黨的姿態重新登場,至於新舊之分為何,並未明述。這回更是擺明了和社會民主黨搶票,以新勞動黨的名稱亮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S. 在瑞典投票非常方便,甚至可提前投票。只要帶著投票通知單和身分證件,前往住家附近的圖書館,即可完成投票程序。這幾個星期,斯德哥爾摩市立圖書館門口
都掛有「可在此處提前投票」的水藍色旗幟。周末到圖書館,只見門口是大排長龍的投票民眾,可見瑞典人對於大選的重視。2006年大選投票率高達80%。這回是否能夠超越這個數字,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圖書館前插有Här kan du förtidsrösta「可在此處提前投票」的水藍色旗幟

身心障礙者可委託他人代為投票。住在偏遠地區交通不便者,可麻煩郵差代為投票。
住在國外的瑞典公民,可到瑞典駐外單位投票,也可選擇函寄投票的方式,只要向瑞典選委會或戶籍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申請選票資料,再將選票寄回瑞典即可。



侯孝賢影展在瑞典

[nyheter] news Posted on Sun, July 18, 2010 10:01:07



瑞典電影學院 (
Svenska Filminstitutet) 將於八月至十一月在斯德哥爾摩的 Cinemateket 舉辦侯孝賢影展。
影展期間將播映九部侯導經典之作,以及法國導演阿薩亞斯 (Olivier
Assayas) 的電視紀錄片:我們時代的電影—侯孝賢 Cinéma, de notre temps” HHH – Un portrait de Hou Hsiao-Hsien
。電影迷們別錯過囉!

侯孝賢影展影片:

童年往事(Tid att
leva, tid att dö)

戀戀風塵(Dust in
the Wind)

悲情城市(Sorgens stad)

好男好女(Goda män, goda kvinnor)

南國再見,南國(Goodbye South, Goodbye)

海上花(Flowers of Shanghai)

珈琲時光(Café Lumière)

最好的時光(Three Times)

千禧曼波(Millenium Mambo)

侯孝賢影展–斯德哥爾摩放映時間表

童年往事

10月11日

10月17日

晚上7:00

下午4:30

Biografen Victoria

Bio Victor

Götgatan 67

Filmhuset, Borgvägen 1

戀戀風塵

10月6日

10月13日

下午4:00

晚上8:15

Bio Mauritz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悲情城市

10月10日

10月16日

下午5:00

下午4:00

Bio Victor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戲夢人生

11月19日

11月27日

下午6:00

下午2:00

Bio Victor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海上花

9月28日

10月5日

下午6:00

下午6:15

Bio Victor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千禧曼波

11月17日

11月20日

晚上7:00

下午5:00

Bio Victor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咖啡時光

11月3日

11月7日

下午6:00

下午4:00

Bio Victor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最好的時光

11月9日

11月13日

下午6:15

下午4:00

Bio Victor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南國再見南國

10月26日

10月28日

晚上8:00

下午4:00

Bio Victor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好男好女

10月8日

10月30日

晚上7:00

下午6:00

Bio Victor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侯孝賢畫像

10月1日

10月9日

下午4:00

下午4:00

Bio Victor

Bio Victor

Filmhuset, Borgvägen 1

Filmhuset, Borgvägen 1




曼克爾作家之屋落成 Henning Mankells författarhus

[nyheter] news Posted on Thu, June 17, 2010 12:50:40

(圖片來源)

享譽全球的瑞典犯罪小說天王曼克爾 (Henning Mankell) 於 2009 年春在老家赫利耶達省 (Härjedalen) 斯維格鎮(Sveg) 歐維貝村 (Överberg) 買下了一座農莊,改建成曼克爾作家之屋,捐給瑞典作家協會 (Författarförbundet) 及瑞典劇作家協會 (Dramatikerförbundet),提供一個讓作家、劇作家及譯者能專心創作的環境。

第一批獲得獎助金的文字工作者已於2009年夏入住,在曼克爾作家之屋,面對著悠悠的斯維格湖,在美麗的農莊,汲靈感之泉,灌溉文思之田。


2010年六月十日是曼克爾作家之屋正式落成之日,曼克爾親臨剪綵並發表演說。六月初曼克爾才因加薩救援船隊入獄以色列。當時他心想,或許這下子回不來斯維格鎮了。


(圖片來源)

「我二十出頭時是個窮作家,住在奧斯陸,當時身無分文,獲得瑞典作家協會 7500 克朗的資助。當時我就許下承諾,絕對不會忘記瑞典作家協會的這筆錢。」



北歐古文魯納文,我寫故我在?

[nyheter] news Posted on Tue, June 08, 2010 09:56:28

(圖片來源)

北歐古文魯納文字寫於魯納石上,記載的通常是遊記或是家族關係。

可是並非全然如此。根據一份最新的瑞典魯納石研究指出,有時候魯納文全無意義,只是胡扯罷了。

顯示自己會寫字,比寫下的東西是否具有意義來得重要。這是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北歐語文學院研究員馬可

.畢揚齊

(Marco Bianchi)的博士論文結論。

根據他的研究顯示,有些魯納文根本不具任何意義。

馬可

.畢揚齊指出:「我們以為魯納石最重要的可能就是語言,可是我的研究想證明的是,語言只是其中一部分。除了語言,魯納石上面的裝飾也很重要。」

他相信沒有內容的魯納文,這和當時從異教過渡到基督教有關。

「對基督教而言,書寫非常重要。能夠書寫是非常進步的,因此當時的人們寧可在石頭上寫些沒有意義的東西,而不願意留白。」

而且就工藝技術而言,刻著「沒有意義」魯納文的魯納石比刻有真正魯納文的魯納石來得粗糙。這顯示那些魯納石是由較無經驗的魯納石工匠所刻製。

不過沒有語言內涵的魯納文倒是相當罕見。

SvD報導



尋你

dikter Posted on Sat, May 22, 2010 08:08:00

你是風 是雲

是天地之子

你是天 是地

是一襲凌雲的七彩衣


半月的光

碎了一地

刺耳的靜默


窗上映著七條影子

在尋找一道燭光

齊回首


我站在冷寂的淡月的荒原的山巔

狼聲中

尋一個叫做我的你






五四文藝節,獲「中國文藝獎章」

[nyheter] news Posted on Mon, May 10, 2010 13:40:05

賀!版主陳靜芳獲頒中國文藝協會(Chinese Writers & Artists’ Association)之「中國文藝獎章」!

—————————————————————————————————————————–

這回旋風般一星期內來回瑞典/臺灣兩地。

一星期的超濃縮的福爾摩沙故鄉人的滿滿的愛,詩般的美好 濃烈。


太魯閣汴風舞潤的感動,匆匆,深刻的,匆匆。

清晨五點的太平洋,一抹晨光,熱情得教人招架不住。

東方海岸上,是日出,是晚霞,是不斷換裝補妝的天空。



清晨五點的東方海岸

我是東方海岸上

白色沙灘裡的一粒小沙

偶爾躺在沙灘上 曬太陽 懶洋洋


爾躍進大海裡

搖滾 探索

東方啊 東方

是我的家

我的蔚藍海洋

東方啊 東方

太陽升起之處

是心的所在

是珍藏記憶的港灣


我是東方海岸上

白色沙灘的一粒小沙

擁著浩瀚的文學之洋

偶爾躺在沙灘上曬太陽 懶洋洋

偶爾躍進大海裡

搖滾 探索

把一切

盡收 珍藏

–記於 花蓮東海岸
五四文藝節 中國文藝協會

「中國文藝獎章」頒獎典禮
2010/05/04


——————————————————————————————————


2010年中國文藝獎章獲獎人名單:


榮譽文藝獎章獲獎人

小說獎:墨人 先生 (90歲)

美術獎:歐豪年 先生 (75歲)
音樂獎:林道生 先生 (76歲)
詩歌獎:綠蒂 先生 (68歲)

第五十一屆文藝獎章獲獎人

小說創作獎:鍾文音女士 (44歲)

詩歌創作獎:曹介直先生 (80歲)
      楊志中(辛牧) (67歲)
文學翻譯獎:歐茵西女士 (68歲)
美術創作獎(複合媒材):林兆藏先生 (52歲)
美術創作獎(油畫):顧何忠先生 (48歲)
美術創作獎(版畫):蔡義雄先生 (60歲)
美術創作獎(水墨):蔡德盛先生 (51歲)
美術創作獎(書法):簡銘山先生 (62歲)
美術創作獎(篆刻):謝慶興先生 (55歲)
美術教育獎:李麗雯女士 (54歲)
藝術攝影獎:吳紹同先生 (85歲)
音樂指揮獎:顧寶文先生 (40歲)
舞蹈編導獎:劉若瑀女士 (54歲)
舞蹈教學獎:薛英娜女士 (39歲)
影劇表演獎:陶傳正先生 (62歲)
國劇表演獎:黃宇琳女士 (32歲)
海外文藝獎(文學):簡宛女士(簡初惠)(美國) (70歲)
海外文藝獎(音樂):閻惠昌先生(新加坡) (56歲)
海外文藝獎(翻譯):陳靜芳女士(瑞典)






身為一名譯者 我是地理疆界的跨越者,也是兩部文本之間的移民
每一個腳步,都走得忐忑
總有那麼一絲的踟躕、再踟躕
每一部出版的拙譯,都是未完成的草稿
凝於不完美的 永恆框架中

/Jamie Chen

「中國文藝獎章」相關新聞
人間福報的報導

中央日報的報導



冰島之子Arnaldur Indriðason

[isländska författare] Posted on Wed, April 21, 2010 12:01:41

網頁開張至今,冰島作家這一欄始終掛零,對冰島這北歐小國真有些過意不去。

最近一場火山爆發,讓人口只有區區三十萬的冰之島一夕之間成為全球焦點。咱們就跟著這股如火山熔岩般熱嗆的冰島話題潮流,來介紹一位Jamie滿喜歡的冰島作家吧。

Arnaldur Indriðason是Jamie最近相當著迷的北歐犯罪小說作家。2002年,Indriðason以《玻璃瓶》(Glasbruket / Mýrin)勇奪北歐犯罪小說協會所頒發的最佳北歐犯罪小說「玻璃鑰匙獎」(Glasnyckeln),隔年他再度以《綠衣女子》(Kvinna i grönt)獲頒該獎項,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兩度奪得「玻璃鑰匙獎」殊榮的北歐作家!

Arnaldur Indriðason的艾藍德(Erlendur)警探系列目前為止在瑞典已出版六集,分別是(中文/瑞典文/冰島文):

1. 《玻璃瓶》(Glasbruket / Mýrin)
得獎紀錄:北歐犯罪小說玻璃鑰匙獎(Glasnyckeln)、法國Prix “Mystère de la critique”



2. 《綠衣女子》(Kvinna i grönt / GrafarÞögn)
得獎紀錄:英國金匕首獎殊榮、二度獲頒北歐犯罪小說玻璃鑰匙獎(Glasnyckeln)



3. 《天使之音》(Änglarösten / Röddin)
得獎紀錄:瑞典馬丁貝克偵探小說獎(The Martin Beck Award),冰島之子Arnaldur Indriðason擊敗兩位同獲提名的英語系國家強手Ian Rankin和Alexander McCall Smith,證明其實力之堅強,無人能擋!



4.《湖中男子》(Mannen i sjön / Kleifarvatn)
湖中一具骨骸牽扯出冷戰時期的政治角力與秘密警察監控系統。



5. 《寒冬之城》(Vinterstaden / Vetrarborgin)
一個有移民背景的小男孩在寒冬之城遭人刺死並棄屍雪地。是種族歧視者下的毒手?或者做案者另有其人?



6.
《霜夜》(Frostnätter / Harðskafi)
一女子被人發現吊死在度假小木屋。原本看似一樁自殺案件,可是艾藍德警探認為案情並不單純。究竟一捲神祕錄音帶與女子之死有何關聯?



Arnaldur Indriðason 的小說能在歐美一波波犯罪小說潮中異軍突起,說意外並不意外。他的小說場景設在人口僅有三十萬的冰冷北國。面對外界的好奇眼光,他並不刻意美化冰島,也不特別去冰島化以迎合國際讀者,而是堅守立場,忠實勾勒冰島面貌,端出一道道原汁原味Made in Iceland的小說。在外界看來近乎完美的社會福利體制下,是早已解體的家庭關係。地理環境的偏遠以及冰寒氣候也反映在疏離的人際關係上。但是Arnaldur Indriðason的作品之所以令人著迷無法自拔,除了題材一絕之外,字裡行間亦流露著對人的憐憫與同情,宛如在寒冰中注入一股暖流,溫熱了讀者的心。而且偶爾神來之筆的冰島冷笑話讓讀者在心驚膽顫之時還能發出幾聲嘿嘿乾笑,對於緩和緊張情緒實有莫大幫助。

瑞典學院前常務秘書Horace Engdahl認為犯罪小說不登大雅之堂,我倒支持瑞典犯罪小說天王曼克爾(Henning Mankell)看法。曼克爾認為犯罪小說是最能夠反映出一個社會真實面貌的文類,這也是曼老當年開始寫犯罪小說的初衷理想。

雖然尚無緣親訪冰之島,一窺其火山下的冷冽原貌,不過或許能暫且透由Arnaldur Indriðason之筆,乘著書頁的看似輕盈,尋那犯罪小說的戰慄圖騰,遊那北國的黑暗之境。並且試圖全身而退。



賀!《野性的呼喚》獲2009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nyheter] news Posted on Wed, March 31, 2010 18:44:02


賀!
由 《聯合報》、 《國語日報》和臺北市立圖書館主辦的2009年度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得獎名單已於日前揭曉。

Jamie翻譯的《野性的呼喚》獲評審青睞,幸運獲獎。

2008年翻譯的《屋頂上的小飛人》亦獲2008年度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肯定。(斯德哥爾摩國際圖書館Internationella biblioteket有收錄這本書,書名為Wudingshang de Xiaofeiren。)


連續兩年得獎,是對默默耕耘的譯者一大肯定。

開香檳慶祝中!

在此同時要感謝臺灣以及瑞典一直在關心與支持Jamie的好友們。
謝謝你們對Jamie的包容和愛。
走在翻譯的寂寞路途上,有你們,我不孤單。
謝謝你們。



念你,在遠方

dikter Posted on Tue, March 09, 2010 20:40:43

瑞典 今天是春初雪融的
藍天淡爵士調

枝頭的白頰山雀
吟詠著遠方太平洋
記憶中的徐徐海藍
失焦的水彩

浪潮聲 爬上耳際
撫慰著在黑暗中
失聲的紙人

那天 我們光著腳丫
踩在海水輕吻過的
雪白撒哈拉
你輕輕把圓圓的小小的腳指頭往腳底縮
天使收起翅膀的優雅

回眸 似曾相似
牽你的手
親愛的小大人啊
笑容 簡直要
揪心的
微甜 微顫 微疼

念你 在遠方



新書上架!《米歐王子》(Mio, min Mio)

[översatta böcker] Posted on Tue, January 12, 2010 12:53:49


《米歐王子》( Mio, min Mio )
瑞典文原著作者 Författare :阿思緹.林格倫 (Astrid Lindgren)
繪者 Illustratör:伊蓉.威克蘭 ( Ilon Wikland )
譯者 Översättare:陳靜芳 ( Jamie Chen )
出版社 Förlag:天下雜誌 ( CommonWealth )
出版日期 Utgivningsdatum:2010.01.01
語言 Språk:繁體中文 ( Traditionell kinesiska )
ISBN:9789862410936


內容簡介:

在精靈的幫助之下,米歐橫越了日月星辰,來到了「遙遠國度」。到那裡他才發現,他的生父正是遙遠國度的國王,並且已經整整找他找了九年。國王告訴他他的真名是米歐,並給他在養父母那裡從來沒有得到的關懷和疼愛。

  在這個美麗的國度,有終年常綠的玫瑰花園、無限包容的慈愛父親、忠實友愛的玩伴,米歐所夢想的一切,彷彿都成真了……。但是好景不常,黑暗的勢力,悄悄入侵了這個美麗的國度。在朋友阿傑,以及愛馬米拉米斯的幫助之下,米歐來到了黑暗的「境外之國」,與殘酷的卡托騎士展開一場大戰,應驗了流傳數千年的預言……。

  在這趟危險重重的旅途之中,米歐時常感到害怕無助,但父王溫柔呼喚:「米歐,我的米歐」的聲音卻也給他無比的力量……他是否能克服層層難關,順利達成任務,成為名副其實的「米歐王子」?

作者簡介:

阿思緹.林格倫 Astrid Lindgren, 1907—2002

  瑞典童書作家,曾撰寫數十部繪本與兒童小說,1940年代出版的【長襪皮皮】系列廣受喜愛。林格倫獲獎無數,包括國際安徒生獎、德國書商和平獎、瑞典國家文學獎、德國青少年文學獎……等,其作品除了翻譯成數十種語言之外,也改編成電影、電視節目與戲劇。她相當關懷社會,強調人道精神。2002年逝世後,瑞典政府以她的名字成立兒童文學大獎,一方面紀念這位舉世聞名的國寶級作家,同時提供高額獎金,鼓勵創作,備受國際矚目。

繪者簡介:

伊蓉.威克蘭 Ilon Wikland

  1930年出生於艾沙尼亞,14歲移居瑞典,現居斯德哥爾摩。威克蘭畫風多元細膩,於1954年開始為林格倫的《米歐王子》(Mio, min Mio)作畫,之後幾乎所有林格倫作品的插畫,都出自她的畫筆。

譯者簡介:
陳靜芳(Jamie Chen)

  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譯有時報開卷好書《鯨騎士》、史蒂芬.金《桃樂絲的秘密》、美國舞蹈家鄧肯女士自傳《舞者之歌—鄧肯回憶錄》、《未完成的肖像—在賈克梅第的巴黎畫室》、犯罪小說家麥可.康納利《詩人》和《黑暗回聲》、英國作家哈尼夫.庫雷西《全日午夜》和《蓋布瑞的禮物》。瑞典文拙譯包括:Ulf Stark《微笑的狗》( Hunden som log )以及林格倫女士( Astrid Lindgren )作品《屋頂上的小飛人》( Lillebror och Karlsson på taket )、《小飛人逗管家》( Karlsson på taket flyger igen )、《小飛人上報了》( Karlsson på taket smyger igen)、《荒島上的間諜》( Kalle Blomkvist och Rasmus )和《陽光草地》( Sunnanäng )等書。



獻給未成名的|Nobelpris till okända

apropå Posted on Tue, December 15, 2009 22:40:16


最新一期瑞典書市Svensk
bokhandel
雜誌提到,有些人總會碎碎念諾貝爾文學獎老頒給沒幾人聽過的作家。可是說到得獎人默默無聞的情況,諾貝爾文學獎可能得靠邊站了。

話說一九七三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澳洲作家Patrick White在1974年用諾貝爾文學獎金年創立了Patrick White Award,此項文學獎立意在於鼓勵(獎助)創作多年卻未曾獲得世人肯定的較年長作家。今年得獎者是Beverley Farmer,在獲獎之前,Wikipedia上找不到這位作家的任何資料。

如果沒有世人的注目與掌聲,一個作家靠什麼養分存活?




« PreviousNext »